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一)(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523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一)(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一)(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一)(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古诗阅读专项训练十一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田园乐唐王维来源:学.科.网Z.X.X.K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家童:童仆。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犹眠:还在睡眠。1.“朝”在诗中的读音是_。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我是从“_、柳绿 、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的作用。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 犹:_诗句意思: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

2、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的修辞手法。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来源:学科网_5.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2.下列对诗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泊:泊位B.数重:几座 C.绿:吹绿D.还:回到家乡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 D.山上来源:学科网Z

3、XXK4.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景象。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_6.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_7.“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_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写出下面字的意思。(1)之:_ (2)若:_ (3)沾:_2.把下面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2)无为在

4、歧路,儿女共沾巾。_3.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4.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5.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_参考答案 一、1.zho 2.春季 桃红 莺啼 3.闲适 平和 质朴 以动衬静 4.啼叫 还在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睡觉。 二、1.在江里打鱼的人。2.劳动人民的辛苦。3.比喻4.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来源:Zxxk.Com三、1.思乡 2.A 3.A 4. 一水间 只隔几座山 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5.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6. “又”点明了诗人已漂泊异乡多年,表现出诗人身为游子的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7.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既有色彩又有动感,极其传神。四、1.去,到 好像 打湿 2.(1)人世间只要是志间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2)不要在分别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对比和夸张5.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