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及反思沁阳市第一中学夏甜甜一、学习目标:1、欣赏小说采用“人物有限叙述视角”写场景、写人物的妙处。2、透过“人物有限视角”深刻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掌握小说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二、重难点:1、欣赏小说采用“人物有限叙述视角”写场景、写人物的妙处。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掌握小说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董卿在4月22日这期朗读者中朗诵了红楼梦第三回的节选,并感悟:“读不尽的红楼梦啊,因为往浅了读,这是一个院子里的儿女情长。往大了读,这是一个朝代的盛衰兴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读起红楼梦,每每掩卷,心里总会想,真有味道。”这是董卿眼
2、中的红楼梦,哪些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红楼梦,一点即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的确,红楼梦是了不起的作品,它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展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它为中国古典文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它写到的人物,总计四百有余,是一切说部中鲜有的。如此庞大的家族,如此复杂的情节,如此众多的人物,作者是如何将其纳之笔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黛玉的行踪,走进富贵奢华的贾府,感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喜怒悲欢。(板书课题)(二)理清行踪本文的中心事件就是林黛玉进贾府,请简要说说林黛玉去了贾府哪几处,见了哪些人?温馨提示:人物所
3、到的处所应是有主要人物活动的场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进行梳理。(一读课文)老师巡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如下板书:林 黛玉 进 贾 府林黛玉贾母处-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三)品读欣赏1.林黛玉从小聪明有灵气,曾有一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可母亲早亡,几年后就又离开父亲,来到这个与别家不同的外祖母家。当她第一次来到这里去了这么多地方,见了这么多人,在这个行程中,我们透过她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贾府?让我们再度跟随黛玉,重入荣国府。这次请大家细细品读,慢慢欣赏。(二读课文)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等级森严、礼节繁琐我们跟随黛玉看到了一个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等级
4、森严、礼节繁琐的贾府。正是有这样的贾府典型环境才能呈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这也是小说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环境烘托。2.而在贾府众多人中,哪个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王熙凤:出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板书)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很精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性奢侈、爱慕虚荣、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刁钻狡黠、阿谀奉承、工于心计的贾府女管家王熙凤。贾宝玉:侧面烘托(王夫人的话)、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板书)从同学们精彩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任性率真、蔑视权威、受娇宠而反叛的贵公子贾宝玉。透过黛玉的眼,我们欣赏了两个如此精彩的人物。在品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鉴赏人物形
5、象的方法:环境烘托、出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烘托。我们是否能运用这些方法去鉴赏其他小说作品呢?(四)叙事艺术1.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一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和贾府主要人物,然而作者没有直接一一介绍,而是透过谁的眼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人物有限视角。有限视角就是让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充当叙述者来观察世界,透视生活,也就是说,是“从这个人物的眼睛看出去的故事”。本文就是透过林黛玉的眼来观察贾府,透视贾府风貌。2.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就是作者作为叙述人叙述故事,作者就是说书人,全知全能客观地叙述。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由作者叙述展开故事的
6、。大家想一想,如果采用全知视角,林黛玉进贾府这个故事会怎么写呢?下面大家来看一下老师改写的例子,你觉得改写后采用的全知视角和原文的有限视角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正如同学们说的,采用有限视角,可以让故事更加真实、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生动。这种叙述视角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哪个同学能来说一说?冷子兴的视角: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通过冷子兴的视角我们了解了贾府的人际关系以及它一代不如一代的现状。贾宝玉的视角: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的画册、判词,让我们了解了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乡下老妇刘姥姥的视角: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看到王熙凤的屋子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看到的大观
7、园 ,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贾府的富丽堂皇以及生活的奢侈浪费。这些都是通过某一个人物说到的或看到的让我们了解了贾府。红楼梦就是通过这么多不同的人物有限视角,立体的丰富的全面的展示了贾府和贾府人的典型特点,让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永远留在读者心中。(五)小结:本节课主要透过“人物有限视角”,欣赏人物形象,掌握小说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采用人物有限视角来叙述就是其中一个吧!(六)作业:以xxx进焦作一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采用有限叙述视角;运用本节课鉴赏人物的方法; 不少于600字。推荐书目: 刘心武的红楼三钗之谜王蒙的红楼启示录叶朗的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周汝昌的曹雪芹小传、红楼小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