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版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假如我是名著中的人物我们学习了用奇谋孔明借箭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了解了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一些人物。你在课外阅读中,可能了解到四部名著中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也会有程度不同的感受。假如你去充当名著中的某一个角色,走进其中的一个故事,那该多有意思啊!这次习作,就请你以名著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讲述一个故事。一、习作内容一、习作内容1.把自己当作四大名著中的一个人物。2.写这个人物所做的一件事。3.故事可长可短。4.题目自拟。二、习作要求二、习作要求1.选人物,选故事。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如诸葛亮、曹操、林黛玉、武松、孙悟空等来写,这样写起来才会得
2、心应手。另外,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在许多故事中出现,要选择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故事来写,比如写孙悟空,可以选择“大闹天宫”或“三打白骨精”等;写武松,可以选择“景阳冈打虎”等。三、习作指导三、习作指导2.学会以第一人称叙事。四部名著都是以第三人称叙事的,但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以名著中的某一个人物的身份讲故事,所以必须以第一人称叙事,就是以“我”的身份出现在文章中,通过“我”传达给读者内容,所叙述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件就不能写进去。3.注重心理描写。用第一人称叙事特别适于描述人物
3、自己的内心活动。因此写这篇习作要注意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即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四、习作例文四、习作例文空城计一天,我正在营中,忽然探子快马来报说街亭失守,魏军主帅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正向这边蜂拥而来。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议论纷纷。我心想:这也难怪他们害怕。我身边此时已无大将士兵,只有一班文官;原来的五千军队,有一半已经去运粮草了,只剩一群老弱残兵,如何抵挡这十五万大军呢?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众人说:“诸位莫慌,且随我来。”我带着大家走上城门,只见远处一帮人马正朝这个方向赶来。城内百姓和文官们都十分恐惧,大家都在底下小声地议论着。我轻摇羽扇,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
4、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1 写众人的表现更能衬托出“我”的厉害。2 通过“我”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人物的镇定和自信。3“轻摇”写出“我”很镇定,自信心很强大。语言描写表现出“我”的本领大。我传令下去:“打开城门,将旌旗藏起来,每个城门派二十个士兵装作老百姓的模样,洒水扫街,万不可露出惊恐之意。城内人员躲在屋内,不可私自外出及高声喧哗。”很快,魏军来到城门口,见一切十分平静,城门大开,士兵正常地巡视着,一些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而我正在楼上悠闲弹琴。他们连忙挽住缰绳,面面相觑。我心中暗笑:这下你们还敢进?司马懿来了后,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琴声更悠扬了。不一会儿,敌军退了。我心想:司
5、马懿想我平生谨慎,万不会在没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会如此悠然,怕我有计,所以才撤兵了。众官员见魏军走了,都问我原因,我说:“司马懿认为我平生谨慎,不会这么做。所以我才设下这空城计。”众官员听了,不住地称赞我。4 写“我”设空城计的办法,这些表现是很反常的,这些反常的现象足以迷惑魏军。5 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写出吓退司马懿的原因。也说明了“我”对司马懿很了解,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6 通过众人的表现,突出“我”的本领大。总评: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把诸葛亮写成“我”,从“我”的角度来写诸葛亮所做的事,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文章从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将一出“空城计”写得生动具体。作者想象合理,用词诙谐,读起来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