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北京的春节1.小组交流:老北京过春节有哪些习俗?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北京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再和同学一起分享你老家过春节的习俗。_2.全班交流:作者在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全班交流:“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是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中描写春节习俗的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_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介绍的。详细和简略的部分略。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第一段材料,从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出发,写自己对过年的不喜爱。采用了反话的写法,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材
2、料,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重点描写了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温馨与喜庆。作者以浓郁的抒情色彩写出了喜庆与热闹的气氛。1.选字填空。(1)腊 醋 措 白()()月 ()施 (2)绊 拌 伴 陪()磕()杂()儿 (3)熬 嗷 遨 ()游 ()粥 ()叫 (4)筝 挣 净 ()化 ()扎 风()(5)麦 表 青 ()格 ()子 ()苗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A.好一派草原光景。B.那时候,他家的光景还不错。C.里面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光景。3.请你按照北京的春节这一课中所记叙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节日活动。()学生该去上学,大人
3、又去照常做事。()泡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买爆竹、各种玩意儿等,准备过年。()小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A51243.4.阅读课文第7自然段,完成练习。(1)给带点的字注音。睡觉()间断()(2)文中具体介绍了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_、_、_、_、_、守岁。(3)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分层的根据是()A.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B.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年夜饭B.文章按_顺序,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采用这种顺序描述,要注意详略分明,主要的内容要_,次要内容要_,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时间详写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