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三演出与评议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演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2能够从语言、剧情、演员、导演、布景等角度评价戏剧,学会褒贬评价。3评议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重点难点1能够从语言、剧情、演员、导演、布景等角度评价戏剧,学会褒贬评价。2评议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戏剧的剧本,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的戏剧。并不是所有的戏剧都值得我们花时间来细细欣赏,那么,要如何来评价一部戏剧的好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文题展示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
2、演的认识。不少于600字。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刻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戏剧冲突面面观台词应该怎样说肢体语言很重要配角也要演到位“好戏”是配合出来的三、写作指导1选题。选择你擅长的话题,并围绕话题组织材料,做到有话可说,内容新颖、切题。2选材。写作时,我们要围绕话题选择、组织材料。题目要求谈对戏剧和戏剧表演的认识,那么,我们就要围绕戏剧选材。以“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刻”这一话题为例,我们一定要确定好所要写的人物。在我们生活的区域内,一定有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戏剧。以戏曲为例,京剧是北京盛行的剧种,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流行的戏曲形式而在这众多的戏曲种类中,总要有歌颂的对象或讽刺的人物
3、。如历史上著名的包公、诸葛亮、花木兰等就都是各地戏曲的常见人物。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你了解的人物,包括他(她)的性格特点、品质以及和他(她)有关的故事。这样,你对他(她)的喜恶才能在文章中突出。3谋篇。不论选择哪一个话题,都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不能只列条目,而无内容。针对某一戏剧或谈人物,或谈舞台说明,或谈矛盾冲突,或谈肢体语言,或谈相互配合等;也可以针对某个话题列举多部戏剧中具体的一段、一句话,或某一幕。以话题“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刻”为例:(1)一定要把人物和戏剧联系起来。这篇作文的题目要求是所写的人物一定要出自戏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戏剧的引入。无论是什
4、么人,都要把他所在的剧种和剧目交代清楚。如果忽略了题目要求而单纯地去写某个人,那就难逃跑题之嫌了。(2)一定要细腻地描写人物的特点。所写的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应该非常鲜明。所以在写作中,同学们不妨细致地描写一下演员或人物在戏剧中的动作,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当然,此处笔墨不宜过多,否则文章就成对戏剧的复述了。4评议。这篇文章重点是评论。(1)在概述了人物演出情况后,要从人物的塑造、演出的风格、人物的装扮、历史的贡献等方面对人物进行评议。评议时,要抓住重点,摆明观点,还要有理有据,不夸大、不贬低,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客观公正地评论所选择的戏剧人物。(2)对剧中的舞台说明的评判要客观,观点要明确。(
5、3)戏剧冲突如何体现、是否安排合理、有何作用等要明确。四、范文评析花木兰,我喜欢你“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是豫剧花木兰中的经典选段。在诸多的戏剧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花木兰了。在我心中,花木兰就是一位巾帼英雄!在豫剧花木兰中,由艺术家常香玉扮演的花木兰可谓惟妙惟肖,她把花木兰的忠诚爱国演绎得细致入微。花木兰生活在北朝,当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名列征兵军帖之内,花木兰考虑到父亲年老体弱,而弟弟又年幼不能从军,所以怀着爱家、爱国之心的她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花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战场。途中,花木兰结识了几个朋友,大家相伴而行。
6、他们在接近前线时,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正与敌军交战。花木兰一马当先,冲上战场,杀退了敌人。英勇的花木兰得到了元帅的赏识。十二年后,花木兰已经成为边关的一位将军。一天夜里,花木兰外出巡营。忽然听到群鸟飞鸣,她料想是敌兵前来偷袭,便火速向元帅禀告,并建议四面埋伏,擒捉敌兵。果然不出花木兰所料,来偷袭的敌军中计了!花木兰带领手下的战士们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元帅向朝廷报捷,建议皇帝为花木兰加官,还想要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花木兰。花木兰根本不贪恋官爵,更不能和元帅的女儿成婚,只求皇帝赐一匹千里马,让她回故乡去探望年事已高的父母。花木兰回到家中,脱去战袍,换上了女儿装。好一个俊俏的姑娘!朝廷加封花木兰为尚书郎,
7、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皇帝赏赐的物品,亲自到花木兰家庆贺。当与花木兰相见时,元帅感到惊讶不已。花木兰向元帅详细地叙述了从军的过程。元帅盛赞花木兰不愧为一位巾帼英雄。在豫剧花木兰中,艺术家常香玉将花木兰演绎得令人赞赏心灵纯洁而无私,外表朴实而内心坚强,精神伟大而高尚尤其是花木兰回到家中换上女儿装,坐在床上梳理云鬓的那个细节,充分地表现了花木兰作为女子的爱美天性。我喜欢花木兰!我要高声赞美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总评:河南豫剧作为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作者选取的就是豫剧中的花木兰形象。文章由豫剧花木兰选段自然开篇,巧妙地引出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花木兰。接下来,作者又用浓重的笔墨描述了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以此来突出花木兰的爱国精神,这也正是作者喜欢花木兰的原因。作者在文中还特意勾画了花木兰辞官回家后换回女儿装的细节,展示了花木兰作为女子爱美的天性。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首尾照应,主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