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五单元 知识小结_教科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577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五单元 知识小结_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五单元 知识小结_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五单元 知识小结_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知识小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

2、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易读错的字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衷(zhng)心偶(u)然死记

3、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驯(xn)导 沮(j)丧挣(zhn)脱 桅(wi)杆镌(jun)刻 婆娑(su)飒(s)爽 谨慎(shn)二、易写错的字嘉:上面不要写成“古”。衷:“衣”字中间加“中”。慎:右部中间是三横,不要少写。谨:右半部分应和“革”区分开。奥:上面最后一笔是点。载:“车”最后一笔变提。幼:左部不要写成“纟”。三、重

4、点词语嘉奖嗅觉迷惑谨慎沮丧扭头糊涂哭腔海域蜻蜓载誉基地奥秘午餐辛苦疲乏停泊偶然无动于衷四、多音字载 系泊 乐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特殊特别谨慎慎重沮丧灰心呼唤召唤庄严庄重疲乏疲倦精致精巧婉转悠扬熟悉熟识尽情纵情委屈冤屈顽皮淘气七、反义词嘉奖惩罚谨慎疏忽沮丧振奋俯冲爬升精致简陋庄严轻浮无动于衷情不自禁成群结队形单影只八、词语搭配(迷惑)的光 (精致)的木盒(娇艳)的花 (奇崛)的岩石(灵活)的体态 (丰盛)的宴席(圆满)地完成 (沉重)地垂下(庄严)地立碑 (深情)地抚摩九、词语归类描写心理的四字词语:无动于衷心神不定欣喜若狂胆战心惊描写乌云的四字词语:乌云漫卷彤云密布浓云蔽日黑云压城形容波浪很

5、大的词语:白浪滔天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狂风恶浪十、句子积累1反问句:(1)谁没有山雀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谁又能永远像山雀那样地欢乐呢?(2)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鸟雀怎能如此尽情歌唱呢?2精彩句:(1)山上有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奇崛的岩石、飒爽的风;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2)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唱,缠缠绵绵,重重复复,婉转动听,清脆悦耳。3拟人句: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清风懂,白云懂,连流泉也懂,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更懂。4比喻句:山雀们却总是快乐的,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十一、考点提示1军犬黑子鸽血染红的求救信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2空山鸟语常以仿写或理解句子的形式考查。3寓言两则常以问答或填空的形式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