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 桥之美1精品课件课时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2精品课件情境导入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 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 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3精品课件作者档案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代著名画家。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春雪长城等。4精品课件写作背景桥之美所介绍的不是具体的哪一座桥,而是集各种桥的美于一身。在画家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
2、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作者着重抓住桥的形式美这一特点去解说。作者对桥的喜爱是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写到了江南水乡的桥之美;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之美;高山峡谷中的桥之美。5精品课件字词清单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纤(xin)细 着(zhu)重 驻(zh)足脂(zh)粉颐(y)和园 前瞻(zhn)后顾 煞(sh)风景 矛盾(mo dn)赡(shn)养 煎熬(o)6精品课件2.解释下列词语。煞风景:破坏人的兴致。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驻足:停止脚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字词清单7精品课件课文解析整体感
3、知1.作者吴冠中是一位画家,那么在他眼中桥的美体现在哪里呢?【交流点拨】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交流点拨】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与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鹊桥。8精品课件课文解析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写桥之美的地方作上记号。小组交流,
4、准备用“桥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话。【交流点拨】(1)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2)桥之美,美在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3)桥之美,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4)桥之美,美在风雨桥形式独特。(5)桥之美,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6)桥之美,美在它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9精品课件课文解析精研细读学生朗读自己选出的优美句段:1.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
5、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2.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10精品课件课文解析精研细读3.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4.极目一片庄稼
6、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11精品课件课文解析拓展延伸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明确: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神清气爽。12精品课件课文解析拓展延伸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明确: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
7、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13精品课件课文解析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试以“之美”为题,搜集相关资料,模仿本文,写一个片断。要求:(1)抓住事物美的总特征。(2)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3)不少于400字。14精品课件结构图示桥 之 美吴冠中探寻湛江桥之美:海湾大桥,寸金桥,九孔桥说明方法: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比喻)说明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韵味。15精品课件课堂小结“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
8、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句话真是别有深意啊,是因为人的审美慧心赋予了桥之美,换而言之,只要有了审美的眼光,生活中凡是能够与之构成关联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美。愿今天的美学之旅能够伴我们一生,让我们的生活也呈现出一种美态、一种美境、一种美蕴。16精品课件课时训练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和谐()点缀()煞风景()孕育()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则摧毁了形式美。煞它风景:艺术形式的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桥之美的总特征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桥普遍具有的作用17精品课件课时训练4.对下
9、面句子理解正确的项是()A.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此句说除了造桥工程人员外,画家肯定是见的桥最多的人。B.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此句说美术工作者没有不喜欢桥的。C.“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一条成语,也叫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如果相差不大,造成的误差或错误也就不大。D.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此句从具体的桥扩展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的形象”,起到这种作用的形象就具备了桥之美!18精品课件课时训练5.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19精品课件主题概括本文作者从艺术家的角度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桥在不同环境下的形式美,深情赞美了中国桥的魅力。20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