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诗三首(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 认识“漫、涛”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 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77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2课时第一课时1. 认识“漫、涛”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 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重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诗歌导入。教师口述:同学们,我
2、们来看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离开家的时候,母亲为自己缝衣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母爱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诗人歌颂的主题,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几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二介绍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樱花赞等。三初读课文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 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3. 检查初读情况。(1) 会认生字。练漫(m
3、n)涛(to)(2) 会写生字,并组词。练繁(繁忙)漫(漫漫)灭(灭火)藤(藤蔓)萝(萝卜)膝(膝下)涛(波涛)躲(躲避)(3) 解释词语。练繁星:多而密的星星。藤萝:紫藤的通称。波涛:大波浪。四细读课文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感悟。2.三首短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繁星(七一)繁星(一五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及对母爱的赞颂,繁星(一三一)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3.繁星(七一)写了什么?预设:写了“我”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4.繁星(一三一)写了什么?预设:写了大海如星星发光、花
4、有香味一样总是出现在“我”的思潮里。5.繁星(一五九)写了什么?预设:写了鸟儿到巢中躲避风雨,“我”到母亲怀里寻求安慰。6.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和大海的真挚感情。五当堂检测1. 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漫灭(mnm)藤萝(tntng)4444膝上(xq)波涛(shuto)4444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美好)的回忆(美丽)的园中(密密)的叶下(温暖)的膝上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2.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重点)3. 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难点)教学过程一课
5、前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短诗三首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这篇课文,体会作者对母爱和大海的歌颂。二品读释疑1.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自由读诗,读好节奏。(2)交流讨论。“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预设:“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事。“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预设:“永不漫灭”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充满关爱的抚摸。“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
6、你怎样的感受?预设:这样的画面使我感受到了恬静、温馨、美好。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依恋。2.繁星(一三一)(1) 学生齐读,读出节奏。(2) 师生交流,理解诗意。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预设:反问、排比。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常。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B. 诗人由波澜壮
7、阔的大海想到了繁华的街市,想到了悲惨的人生。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绵长。预设:B。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预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挚爱之情。3.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 自由默读,体会诗歌的意思。(2) 圈点勾出关键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两个“风雨”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的是什么?预设:“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与
8、苦难,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这首诗中用“巢”这一意象有什么好处?预设: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巢”这一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着她。三方法探究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现代诗的韵味。“ 韵味”可以理解为“含蓄的意味”“有趣的意境”等,是可以凭借感官来感受的。诗歌中的“韵”指的是文字词汇的韵律,它能让读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自然得到一种或朗朗上口,或悠扬悦耳,或温润婉约,或豪放大气,或铿锵有力的直接感受;而“味”则是借助于 “韵”这一媒介,通过声音韵律触动读者内心的感受的。运用:繁星
9、(一三一)以“ang”这样具有激昂色彩的韵母为韵脚,读起来抑扬顿挫,如波涛滚滚,激昂奔放。诗人借助于“ang”这一“韵”的媒介,把诗人对大海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读者通过声音的律动,受到强烈触动,深切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课文主旨本课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课堂小结诗歌短小精悍,诗意含蓄隽永。母亲是一座塔,以永远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六课后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 完成活动,收集你喜欢的现代诗摘抄下来。板书繁星(
10、七一):永不漫灭的回忆星有光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花有香思潮里有波涛的清响天上的风雨 鸟儿躲到巢里心中的风雨“我”躲到怀里真挚的感情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朗读读中展开想象与联想。两个课时的安排有不同的侧重,初读环节,朗读的目标是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教师通过范读或借助朗读录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自己朗读,在熟读之后,进行朗读展示。在精读环节,朗读的目标是体会情感,读出韵味。不足之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每首短诗的朗读应各有侧重。繁星(七一)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破折号和三组结构相同的短语,体会作者暗含其中的绵长思绪和深沉情感。繁星(一三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短诗从深情呼唤到连续反问的语气变化。繁星(一五九)教师要重点指导两个分句的朗读,体会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赞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三首诗的朗读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语气、语调要与诗歌大意吻合,避免进入过于重视技巧以及大声喊叫来突出重音等朗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