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 轼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习目标1.诵读作品及注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词。2.研读文本、讨论交流,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用什么手法表达蕴含于词中的何种感情。3.背诵和交流所学怀古诗词,归纳咏史怀古诗词在内容、结构、情感上的一般特点。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读了这首词,请用一两个字概括上下阙的主要内容。上阙写景;
2、下阙怀人。上阙写景,结合以往所学诗词我们确定,写景诗词赏析重点通常在以下方面意象、意境;写景手法;炼字。结合上片写景特点,请你从中任选一句进行鉴赏。研读理解(炼字炼句)穿:寓动于静,乱石耸入云空。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拍:视听结合,巨浪冲击着岩石。描摹出赤壁水势之汹涌。卷起千堆雪:夸张、比喻,描摹颜色。雪白的浪花席卷而来。写出声势之浩大,气势之壮阔。(意象、意境)作者选取长江、巨浪、乱石、惊涛,给我们描绘了石乱山高耸入云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扬卷起无数浪花的奇丽画面,展现出一幅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赤壁景象。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呢?勾画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令人想起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以及指挥这
3、场战争的人。渲染气氛,为下文追念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周瑜造势,陪衬人物。下阙怀人。写人的作品,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就成了赏析的重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是如何塑造的呢?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英俊儒雅、风度翩翩、淡定自信(正面刻画)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侧面衬托)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侧面烘托)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呢?(结合背景经历理解)背景介绍:北宋元丰年间,经历了丧妻之痛的苏轼在官场屡受排挤,47岁时又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被贬黄州期间,他辟畦耕种,游历访古,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这首词就是在此期间游赤鼻矶时的
4、感怀之作。从诗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个这样的周瑜:而对比起来,苏轼却是这样的。苏轼在赤壁遥想周瑜时既有对英雄的景仰思慕,更主要的是借古伤己,抒写心中块垒。讨论探究(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这句认为是苏轼消极之态。结合赤壁赋,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怎样的启迪?再读品味(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磅礴。请你来读一读。既然需铜琵琶,铁绰板来配乐,需读出其铿锵之力,磅礴之势。结合今天所学,我们总结归纳一下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内容、结构、思想感情):内容:临古地,咏古迹;念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结构:上阕多写景,下阕多议论抒情情感:怀古讽今;(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古伤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刘禹锡乌衣巷)总结梳理作业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搜集怀古类诗词读一读,总结这些诗词的共同特征,常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谢谢大家THANK YOU FOR Y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