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内容 访谈法概述 访谈法的类型 访谈法的操作 访谈技巧与训练第一节 访谈法概述 一、访谈法含义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观察、与被试交谈,收集资料作研究的方法。访谈法具体可以分作访问法(visiting method)和晤谈法(interviewing method)。1.访问法是研究者到被试的实际生活、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访问被试,了解他们的景况和意见,并客观地记录其所听和所见的方法。实践中访问法通常采取非标准化的形式,如果访问中观察任务比较多,则类似于非参与观察。2.晤谈法是研究者与被试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地点晤面,询问被试并要求被试回答和准确地记录被试回答的方法。如果被试多,谈话法通常采取标准化的
2、形式,类似于问卷法。二、访谈法的特点 1.访谈法主要通过与被试对话获取资料,虽然对被试的观察也很有用处,但毕竟不是主要的。同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虽然也有与被试对话,但通过对被试的观察获取资料则是最主要、最基本的。2.标准化晤谈要使用谈话提纲,这种提纲与一份问卷相似,但不是由被试笔答完成,而是研究者面对面按提纲提问,记录被试的回答完成,并且研究者可以对提纲内容作解释,因此标准化谈话记录的回收率和有效性要好于问卷法。3.使用访谈法作研究其质量取决于研究者的综合研究能力,但研究者个人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特殊的重要性。4.使用访谈法作研究存在着研究者与被试的互动问题,如果研究者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和经
3、验,可以激发被试的积极性和智慧,获得理想的资料。二、访谈法的作用1.相比较而言,观察法是调查被试眼下的情况,而访谈法对被试过去、眼下、和将来都可以作调查;2.访谈法可以用来对被试作多次追踪式的调查(这种情况下称追踪访谈);3.访谈中可以视情况与被试深入地、乃至于多次地探讨问题(这种情况下称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可以更好地体现这种特点;4.由于谈话可以标准化,因此晤谈法不仅适用于个案的或小规模的调查,也可以作较大规模的调查;5.访谈法可以与其他方法配合作多边研究(三角研究)。三、访谈法的局限性1.因为无论研究者还是助手都要与被试见面,因此相对费事、费钱,样本数量受到一定限制;2.取得被试的支持和接
4、待不是很容易;3.晤谈中研究者与被试有相互作用现象,因此调查资料可能会有主观偏差;4.由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所不同(我说的话不是那个意思!),也会造成调查资料偏差。第二节 访谈法的类型 一、访问(visiting)访问法是研究者在被试的实际环境中与被试晤谈,并与观察结合,既听其所言,又观其所行,既记录所听,又记录所见,将所听与所见相互参验的方法。访问法一般适用于个别调查,即使被试不是一个,也要一一进行。还可以多次访问同一被试,作追踪性研究。应该注意,被试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如果是一个单位,访问的对象就应该是这个单位的发言人。访问法一般采用非结构研究设计,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记录手
5、段(笔记本、录音机、摄象机)。科研中的访问法与实践中的“家访”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目的、程序、结果处理等方面。二、个案晤谈个案晤谈是研究者以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为被试,通过与之对话收集资料作研究的方法。个案晤谈可以到被试的实际活动环境中去面谈,也可以在其他环境中面谈,甚至还可以通过电话谈话,因此,实际环境与晤面不是必须的条件,这就与访问法有所区别。一般个案晤谈是为了获得被试的某些事实、态度、意见方面的资料,多数情况下是非结构性的研究设计。如果同时还为了帮助被试解决心理或学业上的困难,这种谈话就叫做“临床谈话”。在临床谈话时,可以配合使用某些量表。三、集体晤谈(焦点团体访谈)集体晤谈是研究者约请若干
6、被试集体谈话,搜集资料的方法。因此习惯上也称座谈会。集体晤谈的好处是一次可以听到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参加座谈的人之间也可能互相启发,使对问题的意见更接近全面、深刻。集体晤谈一次参加的人以10人左右为宜,并尽可能参加的人有一定代表性,同时要注意是每个人都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一)设计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同一团体中的不同成员进行对比,看他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存在什么异同,可以采取如下几种策略:1)在同一团体中使用相同的访谈问题,看不同参与者的回答是否存在异同2)在同一团体中就同一研究问题使用不同的访谈问题进行提问,看这些不同的访谈问题是否会导致参与者提供不同的回答;3)对同一团体系统地变换提问题的
7、程序以及问题的语言表达,看成员之间的反应有什么区别。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同一团体在一段时间内就该社会现象的看法或态度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在不同时段对这一团体进行访谈。如果访谈的目的是对不同团体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对这些团体询问同样的访谈问题,看它们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数个团体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同时对数个团体进行多次追踪访谈,在考察每一个团体是否发生变化的同时,对比数个团体所发生变化之间的异同。(二)抽样 在焦点团体访谈中,为了便于交流,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可以面对面地看到对方,也都应该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因此,团体的样本不宜过
8、大,一般为6.一10人。如果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人的看法,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数。如果研究涉及到多个团体,一般来说,团体的数量为34个比较适宜。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得对有关议题的不同看法,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的内容分析,那么也可以适当增加团体的数量,如 68个 在挑选参与者时应该注意其同质性,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性别、种族、年龄、辈分等方面异质性太强,可能会产生戒备心理,不愿意主动发言。这种情况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来说尤其明显。但同质性不是态度和看法上的不同。后者正是焦点团体访谈所希望发现的。当然,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聚
9、在一起时如何互动,也可以有意把他们放到一起进行访谈。比如,如果我们希望了解父亲和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就应该将父亲和母亲召集到 一起进行讨论。除非有特殊要求,最好选择对研究者和参与者都是生人的人。原因是:生人彼此不熟悉,对研究更加有新奇感,可能比较积极地投入讨论。此外,生人之间不必像熟人那样讲究交情和面子,可以比较坦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我们对生人的情况不了解,他们提供的信息应该更加有价值。当然,如果讨论只适合在参与者相互之间是熟人的情况下进行(比如,某商店内部营业员对该商店经营管理的看法),我们只能选择熟人。不要把对研究者是熟人和生人的人同时混合在一个团体内。
10、如果这两种人混在一起,研究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表露出亲疏之分,研究者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可能使参与者产生不平等感,特别是对那些与研究者是生人的人来说。(三)实施 研究者不仅要许诺自己对参与者的信息绝对保密,而且应该要求参与者对彼此的信息绝对保密。这一点在团体访谈中特别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参与者对访谈的信任程度,对访谈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向参与者交代基本规则,如:1)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不要“开小会”2)不要让少数几个人统治会场3)参与者可以自己组织讨论,不必等待研究者介入,发言的人要面向大家,不要只是朝着研究者一个人;4)后面发言的人应该尽量与前面发言人的谈话内容挂上钩;5)尽量使用自己的
11、日常语言;6)所有在场的人的经历和看法都同样重要,没有“好坏”之分,欢迎发表不同意见。为了避免“集体性思维”和“同伴压力”,建议每一位参与者作一个简短的发言。之后再放开讨论。另外一个办法是,请所有参与者在发言之前先花几分钟写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强化他们在团体中发言的愿望和能力 四、标准化晤谈标准化晤谈是研究者组织一批经过训练的助手,按着事先准备好的谈话提纲向通过随机选定的被试提问,并记录被试的回答,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显然这是为了把晤谈法在更大群体被试中得到应用而创造的方法。由于助手是严格按谈话提纲与被试谈话,甚至对答案也作了必要限定,因此保证了资料标准的同一性。相对于非结构性的访问或晤谈,研究
12、者称标准化晤谈为“结构访谈法”。标准化晤谈适合于公众意见、态度调查。第三节 访谈法的操作 一、准备阶段(一)选定课题(二)搜集资料(三)制订计划第三节 访谈法的操作 1确定具体方法 2确定与了解被试样本 3准备谈话提纲 4确定记录方法、工具 5确定处理资料的方法与工具 6确定时间与进程(四)培训助手(五)约定被试 二、实施阶段(一)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自始至终)(二)控制访谈按计划顺利进行(三)适时地、愉快地结束访谈(四)作好记录 三、整理资料(一)资料筛选与完善(二)资料分类(三)资料分析(四)图表制作 四、作出结论(一)明确结论(二)阐释结论 五、撰写研究报告第四节 访谈技巧与训练 一、技
13、巧(一)准备 访谈地点在无其他人的办公室、人口较少的家里、僻静的地方、咖啡屋;访谈时间在12小时之间;较深入的访谈至少要三次;母语访谈;准备后继访谈的要留下铺垫(二)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访谈双方良好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开门见山进行自我介绍 2可事先通知被访者 3采用肯定的进见约谈方式 4服饰应让被访者接受 5入乡随俗 6充分尊重被访者 7创造友好气氛(三)控制谈话的进行 1提问要明确具体。通俗易懂 2要适当控制话题方向 3采用启发方式引导回答 4适时插问 5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 6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不要随意离开主题,并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7结束访谈时应表示感谢,为下次可能的访谈工作留下好的印象
14、。(四)记录访谈内容 一般当场记录应征得被访者的同意,记录下的内容要请被访者过目并核实签字以免使谈话内容对他构成损害。当场记录也可用录音、录像的方法将谈话内容录下来。事后记录的优点是不破坏交谈气氛,使访谈能 自由顺利进行。事后记录缺点是有些内容可能会记不住或记不准而损失了有用的资料。(五)访谈的提问 敏感问题迂回谨慎;内向的被访者多问细节;第一句话闲聊(国家大事、衣服、个人兴趣);开放型问题少用封闭型问题(你认为高校收费合理吗);一句话问一个问题(您认为工作中中什么最重要,而你有比较关心);问题要具体,避免过于抽象(你对学校的感觉怎样。你喜欢上学么);追问不要在刚开始就频繁进行;把自己的前见悬
15、置起来(素质教育、为人师表)留待追问;捕捉有意无意抛出的语言“标记”(现在我已经用讲授法了);不要隐瞒自己的无知;(六)访谈中的听 行为层面的听有三种:表面的听(这个人怎么穿这种衣服)、消极层面的听(录音机)、积极层面的听;认知层面的听有三种:强加的听(用自己的意义体系理解对方的谈话,文化客位)、接受的听(主动捕捉信息、注意本土概念、探询语言背后的含义,文化主位,最基本的方式)、建构的听(在反省自己的前见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求较高);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七)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包括认可;重复、重组、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论说型回应;评
16、价型回应;(八)记录的技巧 记录的方法1、本人记录2、专人记录3、仪器记录(录音、录像等)记录应注意的问题1、尽可能用原话记录2、边听边记3、辅记录要与主记录有别4、记录访谈员本人的资料 二、训练 基本素质 基本训练 合格访谈者的标准(1)在初次见面时可给人良好的印象;(2)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和教育科学基本知识;(3)具有搜集教育科学资料的机智与技巧;(4)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诚实;(5)能忍受厌倦、繁琐、重复的访谈工作;(6)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7)有礼貌且风度良好;(8)受过相当的教育;(9)无不良的嗜好和品行记录;(10)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作需要。复习题 一、概念 访谈法、访问法、晤谈法、个案晤谈、集体晤谈、标准化晤谈 二、思考 1.访谈法与观察法、问卷法有什么不同?2.访问法与晤谈法有什么不同?3.访谈法有哪些类型?4.访谈法的操作过程是什么?5.访谈法要注意学习哪些方面的技巧?6.合格访谈者有哪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