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说课稿.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3886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说课稿【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朗读贯穿始终,在师生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赏析能力,给学生以有益的人生启示。一、说教材在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首诗歌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典范之作。二、说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及审美情趣。)、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其

2、中目标、是教学重点,目标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以上目标的确定依据了新课标、单元学习目标、诗歌特点及学生实际。第一: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二: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第三: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感情、简约的语言是诗歌的基本特点。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及深刻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的重难点。第四:对于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诗歌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只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整体感知形象,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即可。三、说教法为达成目标,我

3、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创设情境法: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山绵延不绝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朗读指导法: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诱导点拨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四、说学法、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及凝炼形象的语言。、联想想象法: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诗中意象含义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