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012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冲刺2013高考历史Ⅱ名师预测(含解析)(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3冲刺历史 名师预测(10)1. 2011年是圆明园建园304周年。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A B C D 2.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它既是文学历史,又是绘画美术,图文并茂,在文化教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四本反映民主革命重大斗争题材的连环画中,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是 (1) (2) (3) (4)A(1)(2) B.(3)(4) C.(1)(3) D.(2)(4)3. 1

2、912年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一观点主要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4. 江西南昌市有著名的 “八一起义纪念馆”,右图为馆内一幅著名的油画,如果请你为其拟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B.革命摇篮,燎原之地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创建军队,武装夺权5. 鲁迅一生以笔

3、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6.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7.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

4、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24人中,有17人是共产党员。结合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共产党控制了国民党 B共产党的实力超过了国民党C反映了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的诚意 D国共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8.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9. “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

5、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10. 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A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C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的实现 D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11.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

6、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12.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绘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凇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3. 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

7、使自己丧失名誉”。材料表明其实际对华立场是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D希望由其它党派来取代国民党14.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

8、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15. 以“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为标准,与其相符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16. 西欧收入在1000年左右低于同时期的中国、印度以及东亚、西亚的其他地区的水平。在14世纪,西繁,人口锐减A. B. C. D.17.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

9、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18. 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引诗一首:“状元办厂惊陈腐,君子经商耻务空。积弱终须强实业,中兴还赖育才功。”这首诗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张之洞B.郑观应C 张謇 D.方举赞19.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ZXXK20.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显示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也

10、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需要,上海符合这一需要的因素有:( )上海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 上海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上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临近富饶的江浙地区A. B C D21.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22. 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11、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 B C D23.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1为动力,2为阻力,其中21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24. 图5反映的是中国19111919年的面粉业生产状况,对造成这种状况的背景分析正确的是A.清政府放宽限制 B.美日等竞争压力减小C.国外市场扩大 D.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25. 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

12、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26. 中国近代有本书出版后屡遭毁禁,1917年再版时作者题记:“光绪辛卯(1891 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生记。”据此判断这本书是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 C革命军 D新青年27. “康有为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大学里的平天下等说法,都是博爱、

13、平等、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的具体表述,所以,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B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C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D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28.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29. 某教授在

14、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言:“现在人做文章都不通,他们所用的名词就不通,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没有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30.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面大旗”以上材料所指的两场运动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D

15、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31.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

16、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你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4分)(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 这表明苏格拉底已

17、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2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3分)(4)雅典是古典民主的代表,美国是现代民主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现代民主与古典民主的显著不同。(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 “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

18、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三】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判断古希腊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6分)(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材料二 希腊 请回答:(1)秦

19、朝和古希腊分别是世界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前者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构成的?后者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独创?(4分)(2)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3)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简单评述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的不同作用与局限(分层给分)。(6分)教学资源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解析】:D 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在1860年焚烧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瓦解标志是1912年清朝的覆亡。2【解析】:C。本题考查通过读图联系相关历史事件,综合分析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斗争目标,得出正确答案。图(1)太平天国旨在推翻清王朝;图(2)义和团旨在扶清灭洋,图(3)辛亥

20、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图(4)五四运动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故正确答案选项C3【解析】:D 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1912年5月,清朝统治已经推翻,故C有误。A、B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讲评时要重点讲清对文字型材料选择题的基本解答方法。5【解析】:B在19261927年南方存在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地方军阀势力,后来蒋介石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所以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1、。6【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革命任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历史时代有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经分析符合条件的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应该选择B。7【解析】:C 。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实现党内合作的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对党的党外平等合作,因中国共产党力量有限(当时共产党员人数只有400多人),孙中山没有同意。国民党党员同一时期号称20万,而且掌握武装力量。11【解析】:D 从材料信息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且认为抗战的胜利应寄托于“全国之乡村

22、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说明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抗战。12【解析】:C。抓住题目上提到的人名和地名进行回答.13【解析】A。从司徒雷登的“主要担心”来看,他担心国民政府迫害民主力量导致丧失民心,可见其实际对华立场仍然是站在国民党政权这边,没放弃对其的支持。14【解析】:B 。本题材料反映了英国商人利用在华特权,抢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草帽辫手工编织方法由英国传入,不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A项错误;“一战”19141918年间草帽辫输出额300万两左右,远少于1911年和1919年项输出额,从材料不能表明C项所说民族手工业发展;D项和本题材料无联系。15【解析】:A。此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23、展历程。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20世纪初)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16【解析】:A。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答案。当西欧国家朝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时,中国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挨打的局面不断发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产地。 17【解析】: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

24、的猛烈冲击。18【解析】: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准确历史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从“状元办厂”和“强实业”可判断出是张謇 。19【解析】:A。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分析与理解。由材料中“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向近代化转变的”可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深受外部影响。20【解析】:本题属于热点题,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考查上海的历史成为高考的可能。23【解析】 C 。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因战争原因,向中国大量进口面粉。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族资本主义限制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后,1912年清政府结束统治;B项一战期间美日利

25、用其他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的时机扩大侵华;D项19111919年间中国国内革命、军阀混战不断,政局动荡。24【解析】:D 。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的争执在于要不要变法,显然,这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A、B时间不符;C项应是君主立宪。25【解析】:A甲午年是1895年,戊戌年是1898年,丁巳年是1897年,庚子年是1901年。C项出版于20世纪初,D项发行于1915年;B项天演论是维新变法时期由严复翻译的介绍进化论的著作;A项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的著作,意在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受到顽固守旧势

26、力的反对。A项为正确答案。26【解析】:D 。紧密结合材料,D项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从材料中不能得到有效反映。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试图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27【解析】:C 从材料中“那时候如果”可知是在评判事物的时候注意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即评判事物的标准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裂。29【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因此二者的本质相同点应是两场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30【解析】:B 在陈独秀看来,中国人先是学习西方“学术”,结果“相形见绌”,后学西方“政治”,结果“保守残缺”,因此陈独秀认为国人觉

27、醒的主要障碍是“伦理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 31【解析】本题以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为线索组织三则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做题时注意将材料中的历史结论和教材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根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答案:(1)“荣耀的公职”:公民大会成员;五百人议事会成员;陪审法庭法官。 雅典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抹煞了奴隶制民主的阶级性。(2)抽签选举法。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3)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4)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分权制衡。3

28、2答案(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33【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即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两种制度各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各有其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不能简单比较其优劣,这是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的,至于问题的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中国: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希腊: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2)中国:皇权至上(封

29、建君主专制制度);希腊: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奴隶制民主制度)。(3)原因:希腊岛屿众多、小邦林立、人口稀少;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公民共同的价值观;保证城邦的独立发展;亚非文明的影响。中国地大人多,政治上高度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分散性的生产方式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且中国疆域辽阔也需要强力政权。最主要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4)中国: 积极作用:巩固中央统治,扩大疆域。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营建公共水利工程,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加强政府办事效率。 有利于选拔人才,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皇权过于集中,个人专行,决策易出现失误,不利于民主的发展。官吏唯上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