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我们周围的变化苏教版 一)大家“猜一猜”,引出周围有“变化”。1、 师:首先,老师请大家来看一幅旧照片,你来猜一猜,这幅照片上的人物是谁?(出示少年毛泽东的照片,学生猜测)生1:(迟疑一会)可能是鲁迅。生2:可能是老师你小时候的照片。(学生大笑,师提示:是个比较伟大的人)生3:毛泽东生4:邓小平生5:江泽民2、出示:毛泽东解放后的照片与少年时的照片进行对比。3、师:通过毛泽东同一人的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能和大家说一说吗?生1:他们长得太不像了。生2: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啊?怎么会一点都不像呢?生3: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说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外形会
2、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变化,有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出,有的变化却在悄悄地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我们周围的变化”(板书:我们周围的变化)。【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对“猜一猜”十分新鲜,能积极参与猜测游戏,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气氛十分活跃,通过猜测后观看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两张照片的比较,能明显地感受到人会发生变化,也能体验到周围存在着许多发生变化的事物或现象。【此环节我的感受】:能用“猜一猜”这种游戏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理想的揭示了课题,为学生的后续探索行为奠定了动力基础。(二)加热和点燃蜡烛,认识物质的两种变化。1、 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这么一句诗,叫“
3、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描述的我们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叫什么吗?生:(齐声说道)蜡烛!2、师: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奇妙变化,好吗?3、师:大家一定都见过蜡烛,蜡烛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观察并描述一下我们桌上的蜡烛,看看谁观察到蜡烛最多的特点。4、学生进行观察蜡烛的活动,汇报蜡烛的主要特点。(观察方法:看、闻、摸等)生1: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生2: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生3: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生4: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5、师:刚刚同学们观察得真不错,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蜡烛在同学们的眼中竟有这么多的特点
4、。但是,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觉得光凭我们刚才的观察能发现蜡烛身上的变化吗?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来研究呢?生1:将蜡烛进行点燃来进行研究。生2:将蜡烛进行加热。师:点燃和加热是一回事吗?生:不是,点燃要用到火去烧;加热并不直接接触到火。师:还有什么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吗?生(思索片刻):可以用小刀刮。生: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6、师:既然同学们有许多的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就选择“加热”和“点燃”蜡烛这两种方式来研究,看看蜡烛是不是真的有变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7、加热蜡烛的实验研究: 展示:加热蜡烛的实验图。(实验材料每个实验桌上都有准备) 师提问:你们觉得做这个实验需要
5、些什么材料?生(观察实验图后):需要蜡烛、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一个小锅子。 师(提示注意点):A、酒精灯使用要小心,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B、边观察要边完成桌上的探究实验活动卡1的记录。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生1:我们看到蜡烛慢慢地化开来了。生2:蜡烛由原来的圆柱体化成水了。生3:蜡烛由固体变化成液体了。师:蜡烛加热前是固体状态,加热后成了液体状态,这说明加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蜡烛的形态(形状)发生了变化。小结: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蜡烛的加热,发现蜡烛加热前是圆柱形的固体,加热后已经变成了液体,这说明加热蜡烛后,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8、点燃蜡烛的实验研究
6、:师提问:“蜡炬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在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真的到了最后就变成灰了呢?最后烧尽的蜡油又变成什么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变化的究竟。师:怎样来研究蜡烛点燃后的变化现象呢?(依次展示:书本P30上的三个实验图。)师提问:需要什么材料?注意些什么问题?实验小组选择最喜欢做得一个实验。(学生根据三幅图的提示,分别说出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有2组选择了实验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8组选择了实验2:“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发生。”;
7、有5组选择邓实验3:“将一只白瓷碗(片)压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有什么现象。”)师提示:A、每小组只要选择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B、及时填好“点燃蜡烛”的实验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同学刚刚都进行了实验研究,点燃蜡烛后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下面就将你们的研究结果向我们大家汇报一下吧!选择第一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蜡烛在干燥的烧杯中燃烧一定时间后,我们发现烧杯壁上有一层朦胧的“雾气”,可能是水蒸汽,同时在烧杯的底部看到了黑色的东西。师:你能告诉大家
8、,这层朦胧的“雾气”是由谁产生吗? 生(学生迟疑许久,不能很快作答):是由燃烧的蜡烛产生的。师:这种产生“雾气”的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不会回答)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燃烧的蜡烛产生的是小水珠(滴)。选择第二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我们观察到粘在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中渐渐的有白色的东西产生,同时在烧杯内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产生。师:你们知道,澄清石灰水里为什么会有白色的东西产生呢?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生(恍然大悟):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物,我想杯
9、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师:那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学生举手并不多):可能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选择第三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将一只白瓷碗(片)压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有什么现象”这个实验,我们用石棉网白色的一面靠近蜡烛火焰,发现一会时间,压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白色部分变成黑色了。师:这种黑色的物体(灰),是由谁产生的呢?生:是燃烧的蜡烛。师: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不会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点燃蜡烛所产生的变化。师(板书):蜡烛燃烧: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师:蜡烛点燃后越来
10、越少,而点燃的蜡烛又会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这说明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迟疑许久):产生了新的物体。小结:通过刚才点燃蜡烛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的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小水珠、黑烟、气体等,这说明了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在发生变化了,还产生了一些与蜡烛本身不同的新物质。9、比较“加热”和“点燃”蜡烛变化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两种变化类型。师(让学生讨论):加热和点燃蜡烛时发生的变化现象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生:加热蜡烛后,蜡烛只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点燃蜡烛后,蜡烛会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等,说明产生了新的物体。归纳: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我们周围的许多物质
11、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在“研究蜡烛变化的方式方法”探讨中思维非常灵活,特别是对观察方法的陈述比较科学多样,气氛也显得活跃轻松。学生的实验探究中,对“加热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很容易就能得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这一层次的研究学习比较轻松;对“燃烧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实验探究,学生能积极动手操作实验,也完成了相关的实验内容,但是对“点燃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结论总结过程中,学生对“产生新物质”这个结论很难提炼出来,在总结的
12、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比较积极,能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但是有效的回答却是很少,因此,在总结实验结论这个小环节中,学生显得比较沉闷,甚至出现了多次的冷场局面,大多数学生只愿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很积极,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况。【此环节我的感受】: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工作过于精细,“牵”而不“引”,反映出本人教学中不放心让学生主动思维、不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的陈旧教学观念,也正因为这种教学心境,使得教学语言十分冗长,用理想的“预设”干涉着学生的学习。第二是受教材内容的牵制较大,探究实验按部就班,没能优化实验内容,造成了实验趋“繁”、趋“杂”、趋“多”的局面。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直接影响就
13、是“时间浪费大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本人深感十分费力,特别在有效引导上绕了许多无用的圈子,使得许多学生在总结实验结论中迷失方向。(三)观察现象,学会判断两种类型的物质变化。1、师讲述: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有趣的变化现象,今天老师将有些常见的变化现象带到课堂上来了,我们一起来根据刚才大家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你看到的现象是属于哪类变化?并且你要注意搜集有力证据,让我们大家心服口服。2、教师示范对两种类型物质变化的判断(播放“加热巧克力”的视频录像)师:我认为加热巧克力后发生的变化是属于第一类变化,我的证据是加热后的巧克力与原来的相比,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3、学生判断:“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水
14、的三态变化”、“切开苹果后会变色”、“电灯钨丝通电后发亮”等现象。4、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出的动画或图片,独立进行判断,并填写“两种物质变化的分类判断实验卡”。(由于时间的原因,只判断了一种“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现象)5、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及相关证据。6、讲解学生遇到的认知冲突:电灯钨丝发亮了,并不是第二类变化,因为等电流不穿过钨丝时,钨丝又恢复了原样,所以我们在判断物质的变化时,一些发光、发热等现象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但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要看物质变化到底属于哪一类,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的产生。7、让学生判断P31上的一些现象。【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能应用前面所学得知识进行判断物质的两
15、类变化,但是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对判断依据的寻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思维活动比较活跃,学习气氛也比较好。【此环节我的感受】:由于受到前面的影响,感到时间根本来不及,虽然给学生进行了较好的判别两种变化的示范,但是无法(没有时间)让学生对身边更多变化现象进行判断,致使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也没有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两类物质变化判断过程中的认识冲突,这是我本节课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四)总结与课后延伸:1、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延伸:书本P32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有关于物质的变化,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一个开端,今后大家会到初中、高中学到更多的知道,这就是我们人类一直在研究的化学。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