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8.73KB ,
资源ID:189219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921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我们周围的变化_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我们周围的变化_苏教版.docx

1、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我们周围的变化苏教版 一)大家“猜一猜”,引出周围有“变化”。1、 师:首先,老师请大家来看一幅旧照片,你来猜一猜,这幅照片上的人物是谁?(出示少年毛泽东的照片,学生猜测)生1:(迟疑一会)可能是鲁迅。生2:可能是老师你小时候的照片。(学生大笑,师提示:是个比较伟大的人)生3:毛泽东生4:邓小平生5:江泽民2、出示:毛泽东解放后的照片与少年时的照片进行对比。3、师:通过毛泽东同一人的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能和大家说一说吗?生1:他们长得太不像了。生2: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啊?怎么会一点都不像呢?生3: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说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外形会

2、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变化,有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出,有的变化却在悄悄地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我们周围的变化”(板书:我们周围的变化)。【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对“猜一猜”十分新鲜,能积极参与猜测游戏,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气氛十分活跃,通过猜测后观看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两张照片的比较,能明显地感受到人会发生变化,也能体验到周围存在着许多发生变化的事物或现象。【此环节我的感受】:能用“猜一猜”这种游戏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理想的揭示了课题,为学生的后续探索行为奠定了动力基础。(二)加热和点燃蜡烛,认识物质的两种变化。1、 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这么一句诗,叫“

3、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描述的我们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叫什么吗?生:(齐声说道)蜡烛!2、师: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奇妙变化,好吗?3、师:大家一定都见过蜡烛,蜡烛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观察并描述一下我们桌上的蜡烛,看看谁观察到蜡烛最多的特点。4、学生进行观察蜡烛的活动,汇报蜡烛的主要特点。(观察方法:看、闻、摸等)生1: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生2: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生3: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生4: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5、师:刚刚同学们观察得真不错,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蜡烛在同学们的眼中竟有这么多的特点

4、。但是,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觉得光凭我们刚才的观察能发现蜡烛身上的变化吗?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来研究呢?生1:将蜡烛进行点燃来进行研究。生2:将蜡烛进行加热。师:点燃和加热是一回事吗?生:不是,点燃要用到火去烧;加热并不直接接触到火。师:还有什么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吗?生(思索片刻):可以用小刀刮。生: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6、师:既然同学们有许多的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就选择“加热”和“点燃”蜡烛这两种方式来研究,看看蜡烛是不是真的有变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7、加热蜡烛的实验研究: 展示:加热蜡烛的实验图。(实验材料每个实验桌上都有准备) 师提问:你们觉得做这个实验需要

5、些什么材料?生(观察实验图后):需要蜡烛、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一个小锅子。 师(提示注意点):A、酒精灯使用要小心,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B、边观察要边完成桌上的探究实验活动卡1的记录。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生1:我们看到蜡烛慢慢地化开来了。生2:蜡烛由原来的圆柱体化成水了。生3:蜡烛由固体变化成液体了。师:蜡烛加热前是固体状态,加热后成了液体状态,这说明加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蜡烛的形态(形状)发生了变化。小结: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蜡烛的加热,发现蜡烛加热前是圆柱形的固体,加热后已经变成了液体,这说明加热蜡烛后,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8、点燃蜡烛的实验研究

6、:师提问:“蜡炬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在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真的到了最后就变成灰了呢?最后烧尽的蜡油又变成什么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变化的究竟。师:怎样来研究蜡烛点燃后的变化现象呢?(依次展示:书本P30上的三个实验图。)师提问:需要什么材料?注意些什么问题?实验小组选择最喜欢做得一个实验。(学生根据三幅图的提示,分别说出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有2组选择了实验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8组选择了实验2:“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发生。”;

7、有5组选择邓实验3:“将一只白瓷碗(片)压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有什么现象。”)师提示:A、每小组只要选择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B、及时填好“点燃蜡烛”的实验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同学刚刚都进行了实验研究,点燃蜡烛后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下面就将你们的研究结果向我们大家汇报一下吧!选择第一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蜡烛在干燥的烧杯中燃烧一定时间后,我们发现烧杯壁上有一层朦胧的“雾气”,可能是水蒸汽,同时在烧杯的底部看到了黑色的东西。师:你能告诉大家

8、,这层朦胧的“雾气”是由谁产生吗? 生(学生迟疑许久,不能很快作答):是由燃烧的蜡烛产生的。师:这种产生“雾气”的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不会回答)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燃烧的蜡烛产生的是小水珠(滴)。选择第二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我们观察到粘在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中渐渐的有白色的东西产生,同时在烧杯内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产生。师:你们知道,澄清石灰水里为什么会有白色的东西产生呢?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生(恍然大悟):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物,我想杯

9、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师:那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学生举手并不多):可能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选择第三个实验的小组学生汇报:我们做的是“将一只白瓷碗(片)压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有什么现象”这个实验,我们用石棉网白色的一面靠近蜡烛火焰,发现一会时间,压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白色部分变成黑色了。师:这种黑色的物体(灰),是由谁产生的呢?生:是燃烧的蜡烛。师: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不会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点燃蜡烛所产生的变化。师(板书):蜡烛燃烧: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师:蜡烛点燃后越来

10、越少,而点燃的蜡烛又会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这说明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迟疑许久):产生了新的物体。小结:通过刚才点燃蜡烛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的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小水珠、黑烟、气体等,这说明了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在发生变化了,还产生了一些与蜡烛本身不同的新物质。9、比较“加热”和“点燃”蜡烛变化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两种变化类型。师(让学生讨论):加热和点燃蜡烛时发生的变化现象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生:加热蜡烛后,蜡烛只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点燃蜡烛后,蜡烛会产生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等,说明产生了新的物体。归纳: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我们周围的许多物质

11、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在“研究蜡烛变化的方式方法”探讨中思维非常灵活,特别是对观察方法的陈述比较科学多样,气氛也显得活跃轻松。学生的实验探究中,对“加热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很容易就能得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这一层次的研究学习比较轻松;对“燃烧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实验探究,学生能积极动手操作实验,也完成了相关的实验内容,但是对“点燃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结论总结过程中,学生对“产生新物质”这个结论很难提炼出来,在总结的

12、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比较积极,能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但是有效的回答却是很少,因此,在总结实验结论这个小环节中,学生显得比较沉闷,甚至出现了多次的冷场局面,大多数学生只愿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很积极,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况。【此环节我的感受】: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工作过于精细,“牵”而不“引”,反映出本人教学中不放心让学生主动思维、不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的陈旧教学观念,也正因为这种教学心境,使得教学语言十分冗长,用理想的“预设”干涉着学生的学习。第二是受教材内容的牵制较大,探究实验按部就班,没能优化实验内容,造成了实验趋“繁”、趋“杂”、趋“多”的局面。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直接影响就

13、是“时间浪费大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本人深感十分费力,特别在有效引导上绕了许多无用的圈子,使得许多学生在总结实验结论中迷失方向。(三)观察现象,学会判断两种类型的物质变化。1、师讲述: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有趣的变化现象,今天老师将有些常见的变化现象带到课堂上来了,我们一起来根据刚才大家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你看到的现象是属于哪类变化?并且你要注意搜集有力证据,让我们大家心服口服。2、教师示范对两种类型物质变化的判断(播放“加热巧克力”的视频录像)师:我认为加热巧克力后发生的变化是属于第一类变化,我的证据是加热后的巧克力与原来的相比,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3、学生判断:“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水

14、的三态变化”、“切开苹果后会变色”、“电灯钨丝通电后发亮”等现象。4、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出的动画或图片,独立进行判断,并填写“两种物质变化的分类判断实验卡”。(由于时间的原因,只判断了一种“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现象)5、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及相关证据。6、讲解学生遇到的认知冲突:电灯钨丝发亮了,并不是第二类变化,因为等电流不穿过钨丝时,钨丝又恢复了原样,所以我们在判断物质的变化时,一些发光、发热等现象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但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要看物质变化到底属于哪一类,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的产生。7、让学生判断P31上的一些现象。【此环节学生反应】:学生能应用前面所学得知识进行判断物质的两

15、类变化,但是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对判断依据的寻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思维活动比较活跃,学习气氛也比较好。【此环节我的感受】:由于受到前面的影响,感到时间根本来不及,虽然给学生进行了较好的判别两种变化的示范,但是无法(没有时间)让学生对身边更多变化现象进行判断,致使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也没有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两类物质变化判断过程中的认识冲突,这是我本节课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四)总结与课后延伸:1、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延伸:书本P32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有关于物质的变化,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一个开端,今后大家会到初中、高中学到更多的知道,这就是我们人类一直在研究的化学。第 7 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