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进士。一生困顿,晚景凄凉。其诗语言通俗明晰,凝炼精悍。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王建诗集,今存诗五百余首。十五夜望月(唐)王 建 q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注释】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栖:休息。冷露:清冷的露水。【诗意】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
2、,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尽:全、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十 五 夜 望 月(唐)王 建q中庭地白树栖鸦,(写景)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抒情)不知秋思落谁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中 秋 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释】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