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睛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清夜永? 注释 1.暝:黄昏。 2.寒声:秋声。 评析 本词抒写人在异乡之苦,取境典型。上片开头两句描绘一个多阴少晴的秋景,而且已近昏暮。这情景与旅人的苦闷迷茫的心境极为相似。景为情取,情借景观,主体心境与客观景物相契合,这便是常说的意境。下两句写独立听寒声,这寒声是否就是云深处的雁鸣,处于两可之间。但旅人百无聊赖的神情却表现得极为充分。下片开头说“人去”后的寂静。上片无人,下片忽而有人,有些突兀。此人是何人?情人,朋友,均不是,乃陌生的旅客也。人独自在外投宿,最难耐的是寂寞,所以,尽管是陌生人,只要住在一起,便可相互搭话聊天,互相均可得到些许慰藉。但夜已深,那些人也离去,故更感到凄凉孤独。只有孤灯映照着空屋而已。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原来曾借酒浇愁,到深夜酒意已尽,怎以挨到天亮呢?时间越来越长,然苦越来越深,情和景同时推进。取境典型,结句直接抒情。全词以时间为线索,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感情步步推进,格调清峭,情味淡永。- 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