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二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
2、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
3、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 7个生字。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认识比喻句,体会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写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建议。口语交际训练。把文章写具体、清楚。词语卡片。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课时教学
4、过程口语交际一、导入教师:你们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对家乡的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提出建议 可以汇报环境受到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 可以交流调查过程中发生的事。 还可以谈谈自己打算为家乡做点什么。三、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上汇报。四、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全班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组织点评。 奖励优胜小组,发流动红旗。五、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
5、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亲手种花种树等。) 评出合理化的建议。习作一、谈话导入教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吧。二、明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写作要求,明确本次的训练要求。三、习作构思 这次习作围绕什么话题来写?(环境保护)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四、资料共享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环保”的资料,共享资料,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五、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
6、写下来。 引导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六、佳作欣赏范文:小河哭了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欢乐的季节。可是,小河宝宝却伤心地哭了。只听小河宝宝泣不成声地对小草贝贝说:“从前的我美丽极了!清清清的河水,呜小鱼小虾都是我的我最好的伙伴,它们会和我玩玩躲猫猫,它们喜欢躲在我的身子里,我们一玩儿就是快活的一整天。夏天,一群可爱的孩子跳入水中,我喜欢用轻柔的水花抚摸他们,他们还会开心地打水仗、比游泳让我热闹地过上一整天。”小草贝贝插嘴问道:“小河宝宝,你如今为何变得如此难看,又脏又臭呢?”小河宝宝无可奈何地回答道:“是人类。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却
7、不知道环保。于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垃圾涌到我干净漂亮的身上来,有废纸、废木头、废电池以及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还有饭店的臭烂苹果皮、一车一车地工业垃圾时不时还有五颜六色的冒着泡泡的臭水从阴沟流到我的肚子里。渐渐地,我变臭了,小鱼小虾一个个翻着肚皮死去了。附近村里的人们也不把我当河看了,只当做一个有水的垃圾池,垃圾越来越多,小鱼小虾死了,孩子们也不来了,我变得好臭呀!我变垃圾沟了!呜呜!我只想变成原来的我。”“人类!请还我清水和快乐!我不想做一个垃圾池!”小河流着伤心的泪水向天空悲痛地大喊!【总评】立意:读完此文,眼前浮现出一条泛着臭味、漂满垃圾的小河,在痛苦地呻吟,在无奈地挣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已
8、经刻不容缓。结构:文章结构层次清楚,作者通过对小河过去美丽与快乐的追忆引发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控诉,最后对着天空的痛呼表达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这一深刻主题。语言:相比于同类作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加了亲切感和说服力。不公的遭遇被小河娓娓道来,激发读者的共鸣。习作一、习作准备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示: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完成初稿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9、()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三、小结交流本次习作的收获或欠妥的地方,完善以后的学习活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一、我的发现 出示课本里的两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比较,有什么异同点?每组第二句是比喻句,这样写十分形象贴切,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二)读读背背。 自己练习读诗句。 指名读,并点学生评议读音是否准确。 学生讨论,借助工具书弄清诗句大意。万壑树
10、参天,千山响杜鹃。(唐王维)(所有的山谷中都有参天大树,到处听到杜鹃的歌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一望无际的水田上空,白鹭在自由地飞翔,绿树成阴的夏季中,树上黄鹂正愉快地歌唱。)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蒙蒙细雨中,偶尔能听到几声鸡叫,村中的景好美啊:小溪边,竹林成片;小路旁,斜架着一座木板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蛱蝶在花丛中穿梭飞翔,时隐时现,蜻蜓在水面上轻轻点水,自由自在地飞舞。)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宋晏殊)(池塘边上,偶尔可以看到几处青苔;树叶丛中,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黄鹂的啼叫。) 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男女生比赛读。 背诵诗句。三、展示台 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在小组内展示。()在全班展示。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课前调查,交际内容源于自己身边人的真实想法,是学生真实生活的缩影。在口语交际中做到听说整合,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学会表达,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的好习惯。本课“我的发现”一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自己运用规律,教师作适当点拨,意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