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363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与该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C)A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材料“讨论真理标准”可知应为1978年,故C项正确;A项是1956年,B项是1976年,D项是1984年,故排除A、

2、B、D三项。2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这主要表明(D)A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C中共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D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解析:由“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共中央在强调了计划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意识到了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即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A、C两项错误,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1984年,故B项错误。3曾任四川广汉县委书记的常光南回忆道:“在人民公社20年时间里,向阳公社人均分配从68元到74元,只增加了6元钱

3、。”1980年,该地区撤销人民公社,成立“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1997年,向阳农民人均收入2 677元,比1978年净增2 000多元。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A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B农业生产技术获得突破C土地私有促进农业发展D确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解析:依据材料“撤销人民公社”“1997年,向阳农民人均收入2 677元,比1978年净增2 000多元”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不是此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D选项错误,农业自古以来就占据基础地位。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

4、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试点期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80年代,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从而出现了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现象,故A项正确;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已经进行了改革,旧公社体制已经废除,故B项错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于90年代,与图中时间不吻合,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21世纪初,与图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

5、映出(B)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解析: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不符合题干表格时间,故A项错误;表格反映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高于城市,结合时间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是198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只是表格一方面内容,故D项错误。6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

6、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C)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央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地位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投机倒把”到“长途贩运”体现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这一变化与1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A项发生于197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发生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发生于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71986年,邓小平说:“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

7、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材料旨在说明(A)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C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D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解析:根据材料“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看到了当时公司制的弊端,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项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邓小平强调的是增强企业活力,不是集体经营的管理方式,C项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而非政治体制改革,D项排除。8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

8、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C)A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 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解析:“满负荷工作法”将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并将目标、任务完成的好坏与个人报酬挂钩,既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效率,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C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A错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故B错误;“满负荷工作法”虽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但“管理体制”这一概念明显更大,故D错误。9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E到F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

9、“一五”计划开展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改革开放的实行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这与当时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故答案为D。A是1953年,排除;B是1958年,排除;C是19661976年,与城镇人口增加无关,排除。10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政策(D)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B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C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

10、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解析:根据材料“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题干涉及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改革开放前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探索,故排除。11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C)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D市

11、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供给方面的,故可排除B;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到了90年代国务院颁布相关规定条例就是为了推动改革的深化,故选C;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可排除D。1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图表,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B)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涉及的时期是1992200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深入的

12、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因此选B项。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A项错误;中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C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材料二:(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通过材料一说明这一改革的主要作用。(8分)(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分)(3)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请谈谈你的观点。(8分)

13、答案:(1)主要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2)变化: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3)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市场经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史实及对其认识。通过对图片及材料的分析和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轻松回答。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现在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

14、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8分)(2)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第一次被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12分)(3)根据材料三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8分)答案:(1)材料一提出对内实行改革;材料二提出对外实行开放的决策。(2)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第(1)问,材料一、二分别提出了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决策;第(2)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第(3)问,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