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时珍教学设计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目标: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
2、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
3、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教学重点: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来源:学*科*网Z*X*X*K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
4、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二、自学(略)三、读议课文: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讨论:(用读句了, 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理解“ 鄙视 ”、“疑难病症”、“对症良方”。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来源:(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来源:学#科#网3、
5、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 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读句子,体会意思;(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来源:学。科。网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李时珍走了( )里路,访问了()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
6、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5、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他整整花了( )年, 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来源:ZXXK这部书有( )字,记载了( )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议: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齐读,说说主要内容;(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四、指名分段;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流传世界。)五、指导分段;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三、四、五自然段)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第一段:(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