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并理解本课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请举起你们手中的课本,你们的课本是怎么得到的呢?(学生答:每个学期开学老师发的)师: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书已经破了,是不珍惜的缘故,之所以不珍惜是因为你们觉得它来得容易,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延安小朋友得到一本书时多么不容易,甚
2、至要牺牲生命。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介绍背景: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让我们抓紧走进课文吧。2.检查预习(1) 以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纠正错误读音。(2)指名给生字组词。解释词语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
3、个词进行造句。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炮火连天:炮弹爆炸后的火焰与天空相接,形容战斗激烈。渴望:迫切地希望。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叨念:因为牵挂而不住地说。俯冲: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3.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2)小组互读,讨论。(3)小组展示。(4)教师总结并示范概括文意。四、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讨论:延安小学的同学们“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文中具体的句子2.指名小组上讲台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的对话,要读出那种激动、高兴和迫切的心情。3.学习第811自然段:(1)指名读第8自然段体会“我”和
4、张指导员取到书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可以看出。“高兴地跨着大步”、“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这些词句,生动体现了“我们”当时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急切。(2)师:“我”和张指导员领到书后怀着高兴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赶时,途中发生了什么情况?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排列老师给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 (3)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段内容。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
5、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看课文第108页插图,想象“我”从晕倒至醒来这段时间内,张指导员是怎样舍身护书的? (4)划出课文中记述张指导员护书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具体加以体会。(5)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生命保护教科书?他的话语做了最好回答。自读第11自然段,认真体会这段中的语言部分。 (6)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讨论:“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
6、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
7、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指指导员对学生们寄予的无限厚望。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指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一是来之不易,是用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还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这个期望还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发愤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五、师生总结全文。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篇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的事迹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因为它是用我们先辈的鲜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