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香木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3.了解文中所描述的调皮小孩丰富奇特的想象,感受孩子纯真的童心。【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文中描述的情境,感受孩子对妈妈纯真的爱。【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出示印度有关的图片视频)2、 师解说:在亚洲的西南部,有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家印度,这个国家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走在印度街头随处可见的是一尊尊高大的佛像,以及人们虔诚拜佛的场景。而且在印度,有一种植物被奉为“圣树”,叫金香木花,人们常常会在金香木下捧读佛经,
2、祈求幸福美好的生活。3、 好了,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香木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 检查生字词: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分行读;去掉拼音的词语:A、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B、小组分读;师:没有了拼音的帮助,大家也读得这么正确,真棒!那么,小朋友们,“祈祷”这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结合图片,理解词义:在一些信仰宗教的国家里,人们往往通过向上天祷告,祈求赐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这就是祈祷。)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齐读“祈祷”)出示生字:自由认读出示单个字抽读出示要求会
3、写的生字:这几个字不仅要求小朋友们会认,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书写“窗”字。)结合小篆和楷体的对比,进行识记“窗”字,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3、 指导读好长句子: 老师把生字放进这句话里,你还能读正确吗?(指名读注意提示“罗摩衍那”指的是印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4、 再读课文:这么长的句子,大家都能读正确,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请你再来读读课文,读完后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三、 细读课文1、 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2、 指导朗读第一段:是啊,我和妈妈闹着玩,变成了一朵金香木花,在高高的树枝上笑啊,跳啊,那是一
4、种怎样的心情啊?(引导学生体会着心情朗读)3、默读课文47自然段:这个变成金香木花的孩子,正暗暗展开花瓣,看着妈妈工作。那么当妈妈在干什么时,他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并画出有关的句子。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以这样的句式汇报: 当妈妈_时,我_。(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去祈祷 在读书 到牛棚) 通过读书,我们知道当妈妈做着这些不同的事情时,这个孩子总是时刻陪伴着妈妈,多可爱啊!那你最喜欢读哪一部分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一会儿我们来比比谁读的好!(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自由朗读。)交流汇报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进行随机处理:A、 “去祈祷”: 你为什么喜欢读这里
5、?(指名34个学生回答)a、 既然小朋友们都喜欢,那就带着你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吧!相信老师把它变成这种形式,你也能读好!(出示这段文字:诗歌的形式)b、 配乐填空读:指名学生读;B、“在读书”: 抓住“小而又小”一词,如果老师换成“小小的”,可以吗?(体会“小而又小”所表达出的小孩那种天真淘气的样子。)C、“到牛棚”:简单的指一生一读而过。4、 读89段对话: 这朵金香木花一会儿悄悄地散发芬芳,一会儿调皮的投下花影,妈妈找不到,多着急啊!听,妈妈和他在说什么?(出示对话,男女声分读)四、 拓展想象在泰戈尔的诗中,这个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朵金香木花,陪伴着亲爱的妈妈,那么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让妈妈怎么样呢?(出示:如果我也会变,我想变成_,让妈妈_。)五、 延伸课外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感受到文中小孩对妈妈的那种浓浓的爱恋!其实啊,在我们的课外读物语文经典读本中,也有一组文章爱的小舟,相信大家读了这组文章,会受到更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