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9934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走进大自然冀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课前准备:有关大自然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

2、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然后播放大自然景色的课件,为学生再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表象,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为后面理解课文积淀情感。风趣的话语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密林”、“昆虫网”、“花瓣”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斑斓”、“体验”、“感受”、“深沉”、“融进”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新学期开始,读书识字的方法教师可以进行简单提醒。以便多种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印象或是什么样的看法。2、引导学生交

4、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A: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B: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进行感情朗读。

5、C: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展开

6、合理的想象,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

7、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升华情感。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回家搜集有关大自然的图片或文字,班内将开展“走进大自然”的交流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