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与朱元思书练习5含解析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6822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与朱元思书练习5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与朱元思书练习5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与朱元思书练习5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与朱元思书我夯基我达标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蝉则千转不穷(尽)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D.好鸟相鸣(美丽)解析:“横柯上蔽”意为“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由此推知“蔽”应解释为“挡住”。答案:C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A.从流飘荡B.任意东西C.互相轩邈D.天下独绝解析:B项“东西”古义指各个不同的方向,今义指东方和西方。答案:B3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解析:B、C、D三项都是指数量大,是虚指。A项是指“自富阳至桐庐”的距离。答

2、案:A4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D.此人为具言所闻解析:D项中的“具”解释为“详细”。答案:D5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解析:C项“反”通“返”。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3、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7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表达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8作者写富春江的江水之美,先写“水皆缥碧”,这是写水的,次写“千丈见底”,这是写水的,接着写“游鱼细石”,这是写水的,最后写“急湍甚箭”,这是写水的。9本文抓住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描写景物,你能举出例子来吗?1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6.解析:尽量直译,理顺句子,将省略的词语补上,括号中为所补内容。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在昼犹昏”是转折关系的复句,要翻译出来

4、。参考答案:(1)(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2)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7.解析:通读全文,结合作者的背景厌倦官场生活,热爱大自然,就能做出此题。参考答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写答案。参考答案:颜色深度清澈湍急9.解析:找到原句,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缥”的写法。参考答案:视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听觉: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0.解析:要了解作者的思想(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的热爱),熟悉课文。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也隐含了作者消极遁世的思

5、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11翻译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2本文也从视觉、听觉写景,试各举一例。13此文运用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请各举出一例。14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1.解析:注意“颓”的翻译。“沉鳞”借指“鱼”。参考答案:傍晚,夕阳将要落山,原先沉入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12.解析:找到原句,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歇”“猿”的写法。参考答案:视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听觉:晓

6、雾将歇,猿鸟乱鸣。13.解析:从原文找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参考答案:描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抒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14.解析:理解的关键在最后一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参考答案:向往自然,厌弃世俗名利。二、语言运用15根据你所知道的对偶知识,完成下面各题。(1)根据下联,补出上联。有人曾见过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的一副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2)直接写出下联。上联:一片丹心育桃李下联:上联:绵绵春雨

7、润万物下联:上联: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下联:(3)依据对联,明确所指。上联:未出泥土先有节下联:直到云霄总虚心这副对联描绘了哪一种植物的特征?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去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是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你能说出其中的两件事吗?(4)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你能写一副对联来表达你的心情吗?解析:本题的设题目的是让大家把握对联的样式,并考查对偶(对仗)知识。参考答案:(1)呐喊(2)满腔热血写春秋皑皑白雪兆丰年大社会历练人生,吾乃世纪英才(3)竹子“六出七擒”诸葛亮指六出祁山,七擒孟获。(4)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上下欢庆三、拓展延伸16依据课文内容,借助想象,再现优美的画面。设想这是作者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亲自雇小船出游,小船行驶在浪尖上亲自感受到“猛浪若奔”。请把这种设想写出来。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