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小天地同步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sh ji b tng g sh kn sh shu gng x hun2、选字填空。 请 晴 情( )感 ( )客 ( )天 玩 完 园( )成 花( ) ( )耍 3、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1)六一儿童节那天大家又唱又跳可高兴了( ) (2)你去过东湖风景区吗 ( ) 来源:(3)这儿的花开得可真美( ) (4)我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球( )4、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书桌一( )椅子一( )台灯来源:ZXXK一( )故事书一( )衣服5、仿照例子完成句子。 例:一本书从桌子上掉下来。(1)_从_下来。(2)_从_下来。6、用下列词语造句。(1)喜欢(2
2、)故事 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 来源:学|科|网7、照样子,写句子小鱼游来游去。(在水里) 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爸爸看书。(在书房里) _早上,我上学去。(高高兴兴地) _桃子从树上掉下来。(又大又红的) _ 8、看图说话。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
3、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参考答案1、 书架 笔筒 故事 看书 手工 喜欢2、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情感 请客 晴天 完成 花园 玩耍3、 张 把 盏 本 件4、 鸟儿从空中飞下来。孩子从高台上跳下来。5、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
4、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我喜欢在阳光下看书。 (2)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7、爸爸在书房里看书 早上,我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又大又红的桃子从树上掉下来。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