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知诗人: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 岁左右进士及第。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出 塞si解诗题: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古诗:si qn zhng hun jing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2、/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古诗:写汉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边关。理解诗歌大意:古今对译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只要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古今对译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读诗文,感受画面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 李白读诗文,感受人心悲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 李白能读出来吗?失望悲伤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卢龙城飞将李广为什么希望李广在?读诗文,感悟诗人心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卢龙城飞将李广希望边关巩固、安定,国家安全统一。读诗文,感悟诗人心愿: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朗读诗歌,读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