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丰子恺先生简略 丰子恺(1898-1975)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等著作。丰子恺禀赋极高,多才多艺,擅长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日本一位评论家曾用“鹤立鸡群”来评价他的散文,比喻他在当时上海作家中的特殊地位。他一生淡泊,洁身自好,自称占据他的心灵的,唯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和颖悟。画儿童:画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学习目标
2、:1、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领悟作者写作目的。2、学习作者在细碎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生哲理的方法。重点难点:1、通过鉴赏与交流活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2、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在这篇文章里,“渐”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人生是由“渐”来维持的。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衰变,也全靠“渐”的助力。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都的微妙的工夫。“渐”的作用,就是用每秒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有一大诡计。“渐”的本质是时间。然人
3、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变化极微极缓本质是时间“渐”就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极微极缓的变化。文章如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的?年华老去:孩子变老头少女变老婆子 境遇变衰:纨袴子弟贫者佣工奴隶无赖乞丐偷儿 自然原则:季节变换 昼夜交替 儿女成长 水仙花开 抱犊跳沟 搭船乘车 走路 音乐符号 时钟移钟有形的“渐”变无形的“渐”变“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如何理解这句话?这份明达,在信仰佛教的丰子恺先生看来,应
4、当是内心深处的 真和善。作者不是感慨生命太长,而是感慨要在一生中坚守那一份真和善太 难。为什么作者又在最后一段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这和前文所说的宁愿缩短人的生命来使社会更美好,矛盾吗?不矛盾。因为能够在一生当中坚守真和善的人太少了,所以,宁可缩短生命的长度,也要守住这份真和善。虽然能够做到的人太少,但毕竟还是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人他不仅能够胜任百年的生命,还可以留传千古。“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坚守真和善,一生不变。你认为古今中外有哪些人物是具备了“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他们又都具备了些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
5、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努力让死亡成为一个“节日”的史铁生 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雷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共同特点:智慧、明达的思维;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谦让、平和的人生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人生有所裨益超越自我,执著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主题小结: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守住真和善,做一个智慧、明达的人。讨论交流 你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渐”的现象吗?你是否感到“渐”对你的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你今后该如何把握你的生命?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就如岸边一粒沙、一树、一草、一花,荣枯无序,花落有声。懂得感恩生活、感激生命,才会晓得生命的美好和珍贵。作业 以“防微杜渐”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段,要求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两种论证方法。字数不少于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