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252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2)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基本线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课 程 标 准重难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理解精耕细作的含义,理解小农经济特点及评价。【自主梳理知识】一、农业的起源(1)形成历程:由 向 发展而来。来源:学科网ZXXK(2)地域差别: (3)产业结构: 。二、生产工具的革新用途工 具耕作来源:Z_xx_k.Com原始社会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

2、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商周春秋战国西汉唐代(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灌溉三国(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水力灌溉工具)小结:中国农具的变化特点1、从材质方面: 2、从工艺方面: 3、从牵引动力方面: 三、水利设施逐渐完善(1)春秋: (淮河)(2)战国: (长江)、 (黄河)(3)汉代: 、 、西域特色工程 、治理黄河(王景治河)。四、耕作方式的进步(1)千耦其耘原因: 特点:多采用 的方式生产。(2)个体农耕出现时间: 。原因: 。特点: ; ; 。评价:积极: 消极: 探究: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产业结构: 2、主要耕作方式: 3、生产模式: 4、经营方式: 【重点突破】

3、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材料二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材料三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4、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2、材料二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材料一的生产方式有何进步之处?它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3、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材料:(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

5、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三、精工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2012四川高考,节选改编)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史料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史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要点一 精耕细作的内涵精耕细作是人们对

6、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生产工具改进水利设施完善生产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关系个体农耕千耦其耘要点二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要点三 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巩固练习】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

7、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体验高考】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8、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3.(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4.(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5. (201

9、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6(2015年新课标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7(2014福建卷)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

10、昌盛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参考答案【重点突破】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1、答案:不同:材料一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或称“集体耕作”)。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2、进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不足: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3、不足:小农经济难以应付天灾、战乱以及统治阶级的苛捐杂税。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材料:(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特征:自

11、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精工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答案(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2)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巩固练习】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等信息说明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体验高考】1.【答案】A【解析】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12、”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我;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2.【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说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3.【答案】C 【解析】解答本

13、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拥有者依然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的。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4.【答案】B【解析】本题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

14、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同样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材料中商周文字都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使用排除法,选B。抓住关键词“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历史传承的作用。也应该选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题中描述的是一种播种使用的工具,B项是耧车,是西汉时发明的一种播种工

15、具。所以本题选B。A项是二牛一人的耕地方式,D项是曲辕犁,两者都是犁地使用的工具。C项是翻车,是灌溉使用的工具。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以明清皇帝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时的纪实绘画作品。祭祀农神充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故选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