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认一认“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2、”,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重点及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东”、“西”、“男”、“北”四个主要方向。2、利用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前”、“后”与“左”、“右”是相对的。3、16个字每8个一组,指导学生诵读,利于感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所需课时两课时课前几分钟和学生交流 教师自我简介: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
3、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请学生自我介绍或向老师提问: 1、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 2、入学后的感受 3、面对教师此时都想说些什么以上两个程序的目的:缓解师生关系陌生而紧张的教学气氛,努力和在坐的学生沟通;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使教学中师生间能更好的互动、交流、合作;创设愉快、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融洽、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
4、课:1、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和老师合作上一节课吗?2、愿意认汉字吗?前一段的学习中认过汉字吗?都认了那些汉字?3、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认过的汉字(出示字卡)。4、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汉字好不好?5、让我们共同学习汉语拼音部分的认一认4(出示板书)二、出示课文情景图:1、每幅图都找个学生说说意思。2、借助拼音读准16的汉字.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开火车读。三、解释每组词语的相对意义:1、先提问,让学生试着说说一对或一组词语的意思。2、教师进一步讲解,如:卧躺、立站、入进。3、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日出东方,日落西山。”4、“前后、左右”是相对的。(可让学生上台表演)四、反复认读16个汉字:1、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组开火车读。2、集体齐读。3、指名认读。4、集体看图拍巴掌有节奏的诵读。5、自己随意朗读。6、联想情景图画面,集体背诵16个汉字或抽查个人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继续学习认一认4,做“找朋友”的游戏。(拼音、汉字连线,学生演板)二、提问:认一认4汉字歌?然后大家齐背。三、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16个汉字的?四、提问:谁能说说,16个汉字的特点?(一人说一个即可,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五、提问:能将这16个汉字组词吗?(分组讨论一下再发言)*谁说得好就奖给谁一朵小红花或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