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乞巧嫦娥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自由读浩瀚无际的青
2、天。字词理解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这天晚上。1乞巧:2今宵:3碧霄:【诗句理解】七夕今宵看碧霄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碧蓝的天空。【诗句理解】牵牛织女渡河桥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诗句理解】家家乞巧望秋月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和巧手。【诗句理解】穿尽红丝几万条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
3、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认识拓展同学们,你们瞧,咱们中国人民多有智慧啊!同样的一片星空,却能想像出牛郎织女和嫦娥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来!许多诗人也像林杰和李商隐一样,被这些美丽的传说深深打动,他们也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诗句里。推荐古诗秋夕、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鼓励课外积累。认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