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高考三大能力培养高考主题知识串讲学科两大素养讲练第 7 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1背景(1)两大阵营严重对立。(2)以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2政策: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独立自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成就(1)冲破了美国的。(2)与苏联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与苏联签订。外交孤立1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易误辨析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
2、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 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代表团时提出。(2)目的:同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4)意义a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b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印度邻近国家和平共处基本准则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
3、了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2)时间:1954 年。(3)主要成果: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4)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全世界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印度支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万隆会议(1)召开: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2)成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求同存异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
4、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背景(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恢复:1971 年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3意义: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26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易误辨析 1971 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四、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1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5、 年代初,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2)经过:1972 年 2 月,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年年初,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尼克松1979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中日建交(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访华后,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早日恢复中日邦交。(2)经过: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意义: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尼克松田中角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易误辨析 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
6、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史料一 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
7、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三条方针”是时代的产物 史料二: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关于“求同存异”方针的发言“不同意见”;“共同愿望”“求同存异”的方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用史(1)指出史料一中“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提示:体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
8、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史料一中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提示: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二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提示: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
9、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结盟性:“一边倒”表明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7淮北模拟)“20 世纪 50
10、 年代初,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虽不乏好的作品,但是政治色彩浓厚。如斯大林的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特洛岩苦夫斯基的战争之后等。”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A成为苏联教育的附庸B借鉴苏联经验中存在极严重问题C没有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D受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中国教育没有成为苏联的附庸,故 A 项错误;从“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但是政治色彩浓厚”中不能得出 B项结论,但反映出中国与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C
11、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7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1954 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出席有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参加的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促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达成,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故 C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1955 年
12、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此材料相符的主张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互不干涉内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下的结伴而不结盟,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题干中说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干涉
13、内政的原则,故 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需要。2表现(1)反对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政策。现代化建设霸权主义不结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不以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4)实行政策。3影响: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社会制度对外开放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概念阐释 中国不结盟政策不结盟外交战略提出之后,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内容上
14、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第二,不组织以自己为首的同盟;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第四,发展新型国家关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等 15 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中国和东南亚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3)中国和南亚各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4)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积极发展与美、日、欧盟的外交关系。(1)中美关系:1997
15、年和 1998 年,两国领导人成功互访,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2)中日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经济贸易关系上。(3)中欧关系:双方关系一直比较平稳。3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正式外交联系和经济贸易联系。立足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在联合国中的作用(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2)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重视改善和发展与
16、东盟的关系。(2)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3)积极参与。3影响: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上海合作组织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概念阐释 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中国与世界大国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史料一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17、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 1950 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上一页返回
18、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 1996 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 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美关 系 走 向 正常化“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从中苏结盟到中俄伙伴关
19、系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 1996 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 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新时期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提示: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
20、总复习(2)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来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提示: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原因:改革开放需要有一个安定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提示:中苏(俄)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
21、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归纳现代史上中、苏(俄)关系的三大阶段中俄关系 60 多年风雨历程,经历了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的历史性转变,既有过兄弟般的密切合作,也有过互为仇敌的对抗。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 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走的是苏联模
22、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的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 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三阶段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
23、霸中外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两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4吴建民在回顾我国 1979 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以下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政策大调整”主要指()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做出了对外开放的调整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A BCD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这一外交原则自
24、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调整过,而是一贯执行的,排除;都属于 1979 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故选 B 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51992 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材料中“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说明不是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反映外交策略,不是经济建设,故 B 项错误;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不是材料中信息的主要内涵,故 C 项错误;中国不申请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国主要是为
25、了适应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需要,故 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6(2017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各国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手段而不是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战争和对抗无法根本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强化军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材料反映出()A中国将放弃用武力维护世界和平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C淡化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重点D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根据题干中“坚持用和平手段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说明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故 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
26、轮总复习主题 独立自主,与时俱进,灵活多变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主题立意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外交的结束。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外交特点和风格,为捍卫我国独立主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外交的特点和风格,在国际上树立了新中国的庄严形象,赢得了朋友、赢得了信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知识交汇 1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关系及成就历史阶段主要外交政策原因重大外交活动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 独立自主、“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战”后,形成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美苏对新中国截然
27、不同的态度;新中国巩固主权和发展经济都需要援助中苏结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打破孤立,标 志 着 外交的成熟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0 世纪 7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弱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提 高 国 家地位,打开了 外 交 的新局面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不结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以及地区性国家组织的外交活动国 际 地 位显著提高,对 世 界 和平 和 人 类进 步 做 出重大贡献
28、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29、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2016全国乙卷31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真题实战解题支招(2016全国乙卷)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在两个时间点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由少到多,实质上是新中国对苏联外交政策变化的反映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30、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 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 B 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 C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学界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原 因的争鸣史观应用理论阐释 观点一 有的学者强调综合因素:中美关系正常化
31、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苏联因素,台湾、越南问题,国际国内局势变动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并且使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有起有落。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背景下,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观点二 有学者强调毛泽东的因素:20 世纪 60 年代末,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着眼,为了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为了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樊篱,迈出了与美国解冻的步伐。毛泽东 1970 年会见斯诺、19
32、71 年开展乒乓外交、1972 年会晤尼克松,始终亲自掌握着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动权,推动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观点三 有的学者强调苏联因素:中美两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判断、不尽相同的对苏政策取向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两国之间的政策互动,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苏联重兵压境促使中国对美政策作出战略性调整,对苏防卫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寻求与美合作成为中国战略支点。苏联强劲的全球扩张势头,使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严重受挫,从而强化了中美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思考感悟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长期的过
33、程,以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因素。除了上述学者所强调的因素外,周恩来、邓小平对中美关系正常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美国国内因素也不可忽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针对训练 1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中美建交谈判时说:“如果我们不在这一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明确表示我们的观点,总统及其国内政策顾问和我都强烈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这表明()A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B是否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C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建交存在着严重分歧D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
34、习A 根据材料可知,中美关系要想实现正常化,必须表明在台湾军售问题上的观点,否则总统等“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体现了总统等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妥协,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是否对台军售是美国国内决定是否建立与中国建交的核心,而非中美关系的核心,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国内的分歧在于是否对台军售,而非是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 C 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7北京西城一模)1970 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
35、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从材料“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可知,美国不再因中美意识形态不同而否定中国的合法地位,故 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故 B 项错误;从“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可知,美国意图改变中美关系紧张的局面,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遏制中国的内容,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七)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