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古诗四首5助读资料字词精讲品读释疑初读感知结构主旨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的大意。(重点)3.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伤仲永等。走进作者渡怯dqi我会认渡汉江d易读错字泊b(停泊)p(湖泊)多音字间jin(瞬间)ji
2、n(离间)重chn(重新)zhn(重量)泊船:一水:间:绿:还:理解词语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一条河。这里指长江。隔开。吹绿,拂绿。回。我们已经初读古诗并了解了作者的基本资料,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1.这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里的自然风光?美在何处?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梳理文意泊船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从京口到瓜洲只是一江之隔,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一水:这里指长江。钟山:今南京的紫金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
3、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整体感知首句写了望中之景。次句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结句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泊船瓜洲,遥望家乡,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的是远隔几座大山的家乡钟山。一道长江水,数座大山,可谓高山流水,路途遥远,可在诗人的心中只是“一水”“只隔”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反差,突出了诗人思乡之心切。探究:诗中写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有何意图?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绿”在这里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一个“绿”字,生
4、动地描写出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明月何时照我还”,用疑问的句式!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思考:诗句“绿”字用得好在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这首古诗描写了哪里的自然风光?美在何处?泊船瓜洲描写的是江南的自然风光;描写了诗人眺望江南,大地在春风吹拂下一片翠绿的景色,表现了春野开阔清新之美。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描写的是春天诗人泊船远眺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写景心系家乡-天涯咫尺归日无期-思乡情浓泊船瓜洲课文结构抒情京口钟山数重山一水间京口瓜洲明月照我还何时又绿春风江南岸江上美景触景生情泊船瓜洲通过写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长江南岸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课文主旨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