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声“呜呼”,感叹于眨眼间的兴衰;曲终人散,结束了后唐王朝的家国梦;忧劳兴国,敲响繁华盛世的警钟;伶官传序,谱写下那些至理名言警示后人。授课人:陈妍君1.能够理顺本文的史实与人物关系,了解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及原因。2.提要钩玄,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与论证方法,学习以史带论,以史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说理突出中心论点“人事”的写作方法。3.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借古讽今,将历史与自身现实相结合,根据量变到质变规律,防微杜渐,辩证对待身边的“伶人”,注重“人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目标:根据板书分析文中的史实及人物关系问题: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事情?得天下忧劳兴国庄
2、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失天下逸豫亡身用 语 非 常 简 洁小组讨论评价李存勖李存勖不光喜欢看戏,有时还亲自登台过过瘾。一次,他与伶人敬新磨同台演出,自称扮演的角色为“李天下”,敬新磨上去就给了他两巴掌,“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颊”。敬新磨解释道:“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意思是说,只有皇帝才能称李天下,你一个小小的演员竟敢大言不惭,这不是要谋反吗?可能是敬新磨太投入了,竟然忘了眼前这位就是皇帝。李存勖一听,非常高兴,看到敬新磨对自己忠心耿耿,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赐与新磨甚厚”,“李天下”的诨名也由载入史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3、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纲挈领,总领全文盛衰在于人事伶官传序总起提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说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正反对比论证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借古讽今你所知道的历史上祸乱国家的“伶人”(比喻象征义)探究 思索商纣王宠溺妲己败政灭国周幽王宠溺褒姒众叛亲离秦始皇溺于豪奢二世即灭唐玄宗溺于美色安史之乱宋徽宗沉溺蹴鞠靖康之变宠臣、玩乐、贪欲、美色、豪奢我们身边也有潜伏着的“伶人”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请同学们将他们找出,并思考今后该如何对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