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鲁人版)习题:第1单元 2 师 说 训练-落实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331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鲁人版)习题:第1单元 2 师 说 训练-落实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鲁人版)习题:第1单元 2 师 说 训练-落实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鲁人版)习题:第1单元 2 师 说 训练-落实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B其皆出于此乎 出:产生C士大夫之族 族:家族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解析】C项,族:类。【答案】C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16582003】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句读之不知B不拘于时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被动句,D项为省略句。【答案】C3下面对加点字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1658200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登泰山而小天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

2、年万户侯A/B/C/D/【解析】“耻”“奇”是动词意动用法。“师”“宾客”“粪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羞”“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A阅读师说,完成48题。【导学号:16582005】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听说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C是故无贵无贱 无:无论D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的【解析】A项,闻:知道,懂得。【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C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D则必有我师则群聚而笑之【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3、立性;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介词,比/介词,被;D项,副词,就。【答案】D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对比论证的一组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BCD【解析】说明选择老师的标准,是“士大夫之族”的观点。【答案】D7下面的说法

4、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解析】C项,第二段以今人、士大夫之族作为例证来证明文章观点,是反面的论证,不是正面论证,对原文理解错误。【答案】C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解析】(1)的关键词:知、之、孰、惑。其中“惑”为形容词用作名词。(2)的关键词:小、大、明。其中“小、大”为形容词用作名词。【答案】(1)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2)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