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1935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内阅读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n)憔悴(cu)羽扇纶巾(ln)B廉颇(p) 暮霭(i)金戈铁马()C巷陌(xin)故垒(li )封狼居胥(x)D梧桐(tn)佛狸祠(f)舞榭歌台(xi)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樯橹灰飞烟灭。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4.下列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5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于辛弃疾66岁在江苏镇江任知府之时,登临所见,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怀古”。B词人登上北固亭,想起历

3、史上的一些人物、事迹,意在尽情讴歌古人的丰功伟绩;全词大气磅礴,不愧为豪放派辛词代表之作。C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D词中用典较多,且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词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6.下面的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质而绮,真且醇

4、,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范仲淹 辛弃疾 辛弃疾 李 白 李清照B.范仲淹 文天祥 辛弃疾 陶渊明 李清照C.辛弃疾 辛弃疾 颜真卿 李 白 柳 永D.辛弃疾 文天祥 颜真卿 陶渊明 柳 永二、课外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写词人登上北固亭远望风景,想起曾在此地建功立

5、业的英雄,自然引起词人千古兴亡之感。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词人热情赞叹孙权,写他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不畏强敌。C.词人在结尾处巧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美孙权,意在言外,曲尽其妙。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极其悲伤,读之令人不禁怆然泪下。8.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同一时期创作的。请结合具体词句,列举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相同点。(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辛弃疾,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不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他是贾谊、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

6、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因此,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 )的形象。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无

7、用武之地 望眼欲穿B.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怀才不遇 望眼欲穿C.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无用武之地 无能为力D.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怀才不遇 无能为力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今天读其词,会清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的哭诉和表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三情景语境默写11、(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 , 。”(3)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写道“ , ”,表明了英雄

8、业绩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抒发了希望自己如英雄般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 ”两句,将传言中英雄刘裕的故居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5)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以“ , ”两句写人们在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6)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考答案一课内阅读巩固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羽扇纶巾”的“纶”应读gun。C.“封狼居胥”的“胥”应读x。D.“佛狸祠”的“佛

9、”应读b。故选B。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风流:古义,多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这里指英雄业绩;今义,多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或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B.寻常:古义今义均为“平常”。C.回首:古义今义均为“回想,回忆”。D.羽扇:古义今义均为“羽毛作成的扇子”。故选A。3. D 【D.“翔”字使用了比拟或者移用修辞,把鱼当成鸟来写,本来形容鸟的动态词语移用来赋予鱼。A.“管弦”借代指音乐。B.“烽火”借代指战争。C.“樯橹”借代指战船。】4CC项,“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

10、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跋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故选C。5.B【“想起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迹,意在尽情讴歌古人的丰功伟绩”错。主要意图是借古讽今(喻今),规劝执政者吸取教训,谨慎用兵,以及表达自身的愤懑

11、不平。】6.B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宋室”是朝代,“忧乐”可以联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可以确定是“范仲淹”;“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可以由“丹心”联系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确定是“文天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继东坡”可知与苏东坡的豪放一致,“美芹”可以联系美芹十论,“南宋”是朝代,可以确定“辛弃疾”。“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质而绮,真且醇”是其文风,“樽中酒,篱下诗”可以写隐居的状态,可以确定

12、“陶渊明”。“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明湖”“趵突泉”是其籍贯,“漱玉集”“金石录”是其作品集,“后主遗风”可以联系“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可以确定“李清照”。】二、课外提升7.D 【D项,“沉郁顿挫怆然泪下”错误。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8.这两首都写了词人面对锦绣江山,引起的千古兴亡之感,抒发了其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及钦佩之情。这两首词都借凭吊英雄之名,慨叹当时南宋摇摇欲坠的政权,以及抒发词人深沉的忧虑和浓浓的爱国之情。9.A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

13、不做深入研究。半途而废: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第一处,结合后文“不再染政”和陶渊明的生平可知,用“浅尝辄止”更合适。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忧心如焚:忧愁得心里好像被火烧一样。前者侧重于“忧愁”,后者侧重于“焦急”。第二处,结合后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可知,这里说的是辛弃疾时刻为国事而忧愁不安,用“忧心忡忡”更合适。无用武之地: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第三处,结合前文“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和辛弃疾的生平可知,辛弃疾并非“怀才不遇”,而是因为统治者的政策而壮志难酬,用“无用武之地”更合适。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第四处,根据前文“扶栏远眺”可知,用“望眼欲穿”更合适。10. 原文中的“总”与后文句式一致,衔接更恰当。原文多用叠词,如“清清楚楚”“一遍遍”“一次次”,使句子节奏更鲜明,情感表达更强烈。三情景语境默写11.(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2)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5)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6)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