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043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诗四首自习1.初读诗歌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渡远荆门外 ( ) 帘旌不动夕阳迟 ( ) 徙倚湖山欲暮时( ) 老木沧波无限悲 ( )2.再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渡远: 平野: 大荒: 月下飞天镜: 海楼: 怜: 帘旌: 夕阳迟: 横分: 徙倚: 凭危:自疑三读课文,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我还有这样的疑问:自探活动一 学习渡荆门送别1.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

2、 学习诗歌登岳阳楼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研读诗歌,自主探究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诗眼。 活动三 质疑问难通过学习,对于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的理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提出来解决。自测1、 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句子是:2、 登岳阳楼中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3、登岳阳楼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 融为一体。自结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在理解诗歌方面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