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 简短教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9447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 简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 简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 简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 简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文教学要求1.会认“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2. 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3.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歌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感受诗歌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教学课时两课时。1.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认读生字。2.理解诗意,朗读背诵。教学课件。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1.老师知道,大家学过很多古诗,也会背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给同学们听?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池上。 (板书:池上)3.简介作者。池上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2、,形式多样,语言通俗。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注意读准后鼻音“首”,平舌音“采、踪”。(2)齐读古诗。(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娃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全班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感悟诗歌1.教学前两句诗。(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

3、流看到的画面。引导:什么样的荷塘,什么样的白莲?(3)小娃是如何“偷”采白莲的?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5)配乐,再次有节奏地诵读前两句诗。2.教学后两句诗。(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行踪)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的纯真、质朴,练习读出诗歌意境。四熟读成诵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熟读成诵。当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时,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向其他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容易

4、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更多的识字方法能使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12古 诗 二 首池上小娃偷采不解一道开天真无邪1.学习第二首古诗小池,认读生字。2.理解诗意,朗读背诵。教学课件。一谈话引入,揭示题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古诗,大家说说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这首诗是谁写的?(杨万里)作者简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数是描写自然景物的。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认读生字。无树爱尖角学生读生字,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4.交流记忆方法。5.集体反馈。(1)形近字记忆:对树用角友爱(2)编字谜记忆:二儿无上头

5、小下头大尖6.再读古诗,看谁能把字音读准确。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1.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常见。(板书:夏天蜻蜓)2.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学生甲:有泉水。学生乙:还有树。3.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师讲解:“泉眼”就是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晴柔”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4.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与小伙伴交流古诗大意。四课后延伸1.齐背古诗池上小池。2.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学习古诗的氛围。在学完小池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感受夏天的美好景象。课外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12古 诗 二 首小池泉眼惜树阴爱小荷露蜻蜓立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