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文转换“图”联现实,“表”现变化一、明确考查方向按命题材料来分,图(表)文转换主要有以下类型:图文转换徽标类、漫画类和图片类图(表)表格类文转换表文转换柱式图类、曲线图类饼式图类、结构图类图(表)文转换是综合题型,一般考查描述、压缩、概括等语言能力和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等思维能力。考查图(表)文转换,侧重对漫画内容的描述和对表格信息的总结,复习备考应有针对性地专门研究和重点突破。二、把握解题要领1.图文转换(1)仔细观察画面,准确理解内容。认真观察细节,辨清画面中背景与人、物,包括人的服饰、动作、表情与物的位置、特征等信息;精心研读文字,包括标题、人物语言及说明文字等信息。理解内容应以画面为
2、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2)抓住特征说明,准确揭示内涵。说明画面,需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序描述画面上的人、物和背景等信息。概括寓意,要采用“反映”“讽刺”“揭露”等词语作为谓语动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2.表文转换(1)读懂图表。整体阅读,兼顾图表各要素,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各种数据等,重视数据变化,注意图表细节。(2)明确要求。明确表述对象,明确试题类型,确定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明确修辞要求及字数要求。(3)组织答案。表述对象多为表格名称的关键词。文字转换时别遗漏信息,推断总结时针对性要强。(4)检查答案。检查答案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信息推断是否错误,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3、,用词是否准确。【阅卷归来话备考】解答图(表)文转换题,考生应注意以下常见的失误:1.图表信息遗漏或缺失。2.不会概括和归纳。3.不看要求,答非所问。4.不看图标,妄加评论。角度一:图文转换题型漫画类漫画类图文转换题,一般会从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和编拟公益广告等角度命题。【题1】(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4分)【破题】明晰要求,解读图画1.细审题干,明晰要求。(1)阅读漫画关注漫画的构成元素,包括注释、图画和标题。把握漫画的艺术特点,比如夸张渲染,突出特质;借物喻人,巧妙表意;幽默诙谐,辛
4、辣讽刺;以点带面,含意丰富;对比强化,彰显重点。(2)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即直接表述图画信息,要求围绕主题“盼”,对画面人或物合理判断,客观全面,按序描述。(3)想象合理描写画面,可以适当想象或虚构,但必须合乎事理。(4)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描写画面,为求生动效果,可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但必须符合情境需要,且恰当合理。2.解读漫画,领悟内涵。(1)标题“巷口”,提示画中人物所处位置,对理解人物行动及目的有辅助作用。(2)画面一位梳着发髻的老妇人,紧紧握住一个小男孩的一只手,一老一小,静静伫立,翘首等待。【答题】深入分析,准确概括【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漫画类题型。丰子恺先生巷口
5、这幅画简单明了,画面上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年妇人两只手紧紧握住小孩的一只手,生怕小孩挣脱跑走她静静地伫立着,背影侧对着读者,双眼向右前方写着“巷口”的两个字处眺望。可以推想老年妇女在看风景,或在等待孩子爸爸妈妈下班归来。根据题目要求,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可以加上天气和环境描写,同时把这个画面描述出来,也可以加上人物的心理活动。规范答案: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围绕“盼”描写场景2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点题】失分警
6、示,方法呈现解答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两个易错点1.表达内容不合要求。如本题,题目要求描写漫画场景,属直接表述图画信息题型,需对画面构成要素加以细致描写或有序说明,若用论述性语言揭示漫画寓意就违背题意了。2.修辞手法运用不当。如本题,若不能在描写背景时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描写人物时运用夸张或设问等修辞手法,在组织语言时运用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就属于违背题目要求了。【我来评卷】现场答案:细雨淅淅沥沥,远望一片迷蒙。奶奶紧紧拽着小男孩的小手,站立巷口,等待未归者。小男孩急切地想挣脱老人紧握的双手,小孩子似乎发现了归者的身影。得分:1分理由:未使用修辞手法,扣2分;想象有不合理之处,扣1分。【
7、方法归纳】解读漫画类图文转换的三角度1.漫画类漫画一般包括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标题、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2.解题方法(1)描述画面对漫画主体的解读。解题方法:审读画面,观察构成要素。审读漫画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想象补充画面信息,借助漫画所供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准确描述,兼顾各项要求。要具有整体意识,且要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要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2)揭示寓意对漫画内涵的挖掘。解题方法: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从标题、主体、画注入手,
8、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联系社会生活,深入揣摩创作意图。揣摩寓意,把握画面要害。关注图画各元素的密切关系,重视夸张处的弦外之音,留意细节处的真正意图。(3)拟写标题对漫画内容的点睛。解题方法:拟写标题关键在于弄清主体和主题。可采用描述中心事件、引用语言、设置比喻等方法解答,也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4)编拟公益广告对漫画含义的张扬。解题方法:结合画面内容,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挖掘其中积极意义。要求紧扣主题,思想健康,语言通俗简明,生动有文采。题型徽标类徽标是体育运动、旅游、学校、企业形象等的名片,是各行业展示形象的最基本的信息符号,往往由符号或文字交互组合而成。一般从探讨设计理念、深挖标识寓意、审
9、视外形特征和体味文化意蕴等角度命题。(2013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破题】明晰要求,解读图画1.细审题干,明晰要求(1)阅读徽标审读外形特点,注意文字标注等;对图标的创意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想象。(2)说明要素即直接表述徽标的画面信息,对画面构成要素按序描述或说明,只作客观描述,不作深入剖析。(3)说明寓意即对徽标的设计意图推断总结。全面观察徽标画面,把握图形或文字的指示意义,认真揣摩隐含观点,把握寓意所在。2.解读徽标,领悟内涵(1)核心图画青山、绿水和太阳的标志性符号。
10、(2)外围图画依次连接的十个圆环。【答题】提要采点,准确概括【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徽标类题型。要根据图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判断。从图中不难看出:图中心是由青山、绿水、太阳组成的;三者外围是十个环。青山、绿水、太阳,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应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外围的十环,组成一个圆,围着环境,应为环境的屏障。怎样保护环境呢?只能是全民联合起来,有意识地保护环境,环环相扣,表示大众团结。规范答案: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2分)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11、(3分)(写出构成要素2分,写出寓意3分)【点题】失分警示,方法呈现徽标类图文转换题的两个失分点1.漏答问题。如本题,题目要求写出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包含说明内容和揭示寓意两种题型,应对两个问题分别回答,若只是阐述寓意,即便也涉及了各构图要素,也被认为是漏答了。2.理解片面。如本题,不能明确解读图画中心的三种符号,并进一步揭示其所代表的内涵。【我来评卷】现场答案:这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图形中心代表美好的环境,外面的十个环连在一起,表示保护环境只能靠大家的齐心协力。得分:3分理由:漏答“构图要素”,扣2分。【方法归纳】如何解读徽标类图文转换题1.宏观把握,审读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
12、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合理想象,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想象。3.说明或介绍画面,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结合题目的要求答题。【变题】全面扫描,分类应对题型:图片类包括摄影、绘画或手工等艺术作品。画面内容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在解读其内容时一定要做到合情合理,不可偏激。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参考漫画类的方法。(1)读画面,明确图片中的具体内容。(2)想画外,理解作品中的艺术内蕴。(3)描细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特别提醒】1.图文转换题既要求准确、简洁、清晰的说明,又要求对图文所承载的信息加
13、以概括和表述。2.在应对这类题型上,无论是漫画、徽标,还是其他图片题,都要认真观察图形,仔细审查细节,准确传达信息。角度二:表文转换 表文转换包括表格类和图表类两种形式,重点考查表中所反映的数据变化及其意义或应对措施。题型表格类【题2】(2013青岛二模)阅读下面有关H7N9的表格,回答问题。(4分)时间疫情分布情况确诊及死亡人数接触史4月10日上海15例江苏12例浙江11例确诊38例死亡10人32人接触禽类鸟类4月15日上海24例江苏16例浙江15例安徽2例河南2例北京1例确诊60例死亡13人48人接触禽类鸟类根据上表,针对H7N9疫情写出两点变化:_;_。五一将至,对于即将出行的人们请写出
14、两点建议:_;_。【破题】明晰要求,解读表格1.细审题干,明晰要求(1)阅读表格认真观察,找出图表所含信息。解读图表一般应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2)针对疫情,写出两点变化即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应重视数据的比较和变化。(3)对于出行,写出两点建议即对图表信息进行合理推断和总结,应全面把握并重点分析图表信息。2.解读表格,把握内容(1)时间从4月10日到4月15日。(2)疫情分布情况包括疫情分布的文字信息和病例的数据信息。(3)确诊及死亡人数包括确诊和死亡等数据信息。(4)接触史主要指接触禽类鸟类的人数等数据信息。【答题】提要采点,准确概括【解析】考查表文转
15、换的能力,属于表格类题型。总结两点变化,应比较疫情分布情况和确诊及死亡人数等数据的变化情况,然后由定量分析转换为定性分析,将数据说明转述为文字表述。提出两点建议,可结合疫情扩散特点及感染人群的行为规律,提出合理建议,并分条列出。规范答案:(两点变化:)疫情分布范围逐步扩大感染与死亡人数也在上升(2分,每点1分)(两点建议:)做好卫生防范尽量做到不接触禽类鸟类,不参与参观活动科学安全食用禽类鸟类产品(任意两点即可)(2分,每点1分)【点题】失分警示,方法呈现解答表文转换题的两个失误类型1.遗漏必要信息。答题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把握,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如本题,有考生写变化时,把第二条变
16、化表述成了“感染人数正在增多”,漏掉了“死亡人数”变化的信息。2.推断总结错误。解答表文转换题,要依据数据的变化,探究发展规律,否则就会因脱离数据,导致片面分析或错误推断。如本题,有考生写到了“若发现感冒,应及时就医”的建议,就不恰当了。【我来评卷】现场答案:(两点变化:)出现疫情的省份增多,死亡人数相对减少。(两点建议:)尽量少接触禽鸟类,准备好充足的药品,若发现流感,要及时吃药就医,加以控制。得分:2分理由:第点变化归纳不当,扣1分;第点建议不够合理,扣1分。【方法归纳】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1.有什么。仔细阅读表格,把众多信息逐一罗列,避免遗漏。2.做分析。即逐项分析表格,重点关注异体区别和
17、同体变化。3.找规律。由对众多数据的比较分析,剥茧抽丝,找出规律。4.做表述。表述应符合要求,尽量简洁,注意字数限制。【变题】全面扫描,分类应对题型一:柱式图类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要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解决问题。题型二:曲线图类此类题是将数据用坐标轴加曲线的方式来表示,其实也可以换成柱式图表,答题方法与柱式图类相似。题型三:饼式图类此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答题时只要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就可以了。题型四:结构图类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
18、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特别提醒】答题注意事项 符合句式要求。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表达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选用词语准确。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如表增长趋势,可用“增长(加)了”“增加到”等词语;表下降趋势,可用“减少了”“减少到”等词语,切记其后不能用倍数。答案表述避免出现数据,可将之转换为表程度范围的词语,如“近一半”“大部分”“绝大多数”等。1.(2013潍坊一模)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1)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60字)(3分)答:_(2)揭示漫画的寓意。(不
19、超过20字)(2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漫画类题型。描述漫画内容,应细致观察画中人物双方的姿态、神情、动作和角色的变化。解读漫画寓意,应准确定性人物行为的真实喻义,如后者擅长拍马谄媚,前者乐于接受,却终受人役使,而拍马者歹心最终得逞;须确定漫画讽刺或批评的对象,可以说,拍马者可恨,被拍者更可悲和可恶,漫画借助受拍者前后形象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更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答案:(1)一人昂头挺胸凸肚,后面一人鬼祟而来,用手抚拍前人臀部,被拍之人渐次俯身变为马的形状,拍马之人跃马骑乘。(内容理解正确1分,描述画面全面1分,语言生动1分)(2)受人之谀,为人所制(不可为拍马
20、之举所挟制)。(2分)2.(2013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徽标类题型。此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作为背景的黑色圆形图案,我们可以想象为地球;圆形图案中间的白色区域由两部分水滴和手掌构成,其寓意应是用我们的双手节约每一滴水。整幅画面,黑白对比鲜明,也喻示着只有珍惜水资源,地球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光明的未来。而“手掌”的图案,又可引发我们的其他联想,如一条大河,喻示积少成多,也只有从每个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答案: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
21、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构成要素1分,寓意4分)3.(2013武汉二模)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1)标题:_(2分)(2)寓意:_(2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漫画题型。拟写标题需参照寓意,借用暗讽对象或其所为做题目即可;揭示寓意,需审读漫画中的主体内容,并参考标注文字,联系现实生活的某些人喜欢吹嘘的现象,精选词语表述即可。答案:(1)某公“下蛋”(或:如此“下蛋”)(2分)(2)讽刺了社会上有了一点点成绩就自吹自擂的人。(2分)4.(2013合肥二模)近期,一场通过网络发起的倡导
22、节约、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引发热议。分别用一句话说明下列图表所显示的主要信息。(每句话不超过25个字)(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属于兼考曲线图和饼式图的题型。(1)曲线图:媒体在1月19日到1月25日的一周内时间里,报道“光盘行动”的稿件数量急剧上升,说明媒体对此行动的关注度快速提高。(2)饼式图:“光盘行动”网友言论倾向中,反对浪费、主张节约的占到75%,将数据75%转化为文字即“大多数”。答案:(1)媒体对“光盘行动”的关注在一周内急速升温。(2)大多数网友对“光盘行动”给予支持。(4分,准确说明每图的主要信息2分)5.(2013菏泽质检)根据下面的图表,把后面的一
23、段话补充完整。(6分)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线路投入运营,民众可以选择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在出行时,人们应该A_,以更合理地安排出行计划,如果当我们B_,我们就应该选择最便捷的出行方式高铁。我们也可以由此预测,在今后国内的长途交通运输市场中,C_。【解析】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曲线图类题型。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曲线的表示意义,尤其要比较分析200千米到1 000千米之间的曲线变化。其中同样距离,“高速铁路”用时最短,约400千米以上的长途,“高速公路”用时最长,“客运飞机”用时在约4001 000千米距离范围之内则处在另两者之间。答案(示例):A.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目的地的远近来确定出行方式(2分。“时间安排”“目的地的远近”各1分,意思对即可)B.出发地与目的地的距离在200千米到1 000千米之间时(2分。“出发地与目的地的距离”“200千米到1 000千米之间”各1分,意思对即可)C.高铁将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交通方式(2分。“高铁”“最有竞争力”各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