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250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23 鸟的天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了解傍晚时“鸟的天堂”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体会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学习重难点了解傍晚时“鸟的天堂”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体会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学情分析五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书提问的能力。因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边读边想的方

2、法不明确,在实践中应怎想,想什么不够明晰。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教学过程任务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1.展示大榕树和鸟的相关图片导入新课。引导: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预设: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过渡: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

3、一起走进鸟的天堂。2.作者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巴金文集巴金全集巴金译文全集等。3.写作背景。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有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20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的美名得以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楼,可

4、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任务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设计意图:在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学生自学字词,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为学习文本作铺垫。让学生填空、概括课文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并反馈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灿烂 白茫茫 船桨 规律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榕树缝隙 照耀 应接不暇 颤动 静寂 抛在后面(2)指导生字书写。“桨”: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要短。“暇”:借助日字旁,理解“暇”与时间有关,并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不要写成目字旁。2.引导思考

5、:同学们,“鸟的天堂”在哪里呢?“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一共(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预设:作者一共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静静的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景。3.课文哪几段是写“大榕树”的,哪几段是写“鸟”的?预设:第59自然段写作者看见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树,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在“鸟的天堂”看到了很多鸟。师追问:那第1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与描写榕树无关为何要写?预设:奠定轻松、愉快

6、的基调,为写“鸟的天堂”做铺垫。任务三:走近榕树,体会静态之美【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描写榕树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领悟作者的静态描写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引导语: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鸟的天堂”两种不同的美,让我们先走近傍晚时候的大榕树。1.默读第5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说你的理由。预设: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说明“我们

7、”是慢慢接近榕树的。2.再默读描写榕树的句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生再次默读)预设这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榕树。这是一株生机勃勃的榕树。这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榕树。这是一株巨大的榕树。3.聚焦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描写榕树之大的。(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的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句中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第一个“真”的意思是真实的,本来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实、的确。这句话应读出惊叹的语气。(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出示大榕树的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根?(体会大榕树根上

8、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卧”,不仅写出榕树之大,也勾勒出榕树古老而安静的姿态。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约16亩,约10666平方米)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指名朗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4.聚焦第8自然段,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榕树生命力旺盛的?(1)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赏析:“展示”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赏析:“一簇”“堆”写出了树叶之多,展现了树叶之密。(3)那翠绿的颜色,明

9、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赏析:“照耀”写出叶子又绿又亮,绿油油的,说明生命力十分旺盛。“颤动”一词写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者好像看见树叶在生长。5.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太好了!“颤动”这个词语,只有巴金先生才写得出来。片片绿叶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是生命在颤动,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因为他已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6.体会静态描写:同学们,作者从远到近,写了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大榕树。此时的大榕树安静又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把它叫作“静态描

10、写”。那这段文字应该怎么来读呢?7.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朗读节奏。(感悟舒缓的节奏,感受赞美中蕴含着深情)(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如“那么多”可拉长字音,突出绿叶多;“堆”重读,“明亮、照耀、颤动”可读响亮,让人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3)学生朗读第58自然段。结束语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对课文这部分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和词语。2.摘录喜欢的段落,写赏析。3.完成分层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