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969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03讲: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编者小k君小注: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中考二轮复习研发。思路设计:分为知识讲解、进阶练习、仿真模拟卷,知识讲解部分主要细分知识点,便于二轮的精细化复习,后期还会上线其他版块的精细化讲义组合,进阶练习适合中等及以上学生使用,题目源自于2022年一模试卷及近两年名校名卷真题,仿真模拟卷,模拟中考考试题型与方向,便于学生做摸底测试。第03讲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多元导入】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候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

2、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注释)进士及第: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推毂(g);荐举。1解释加点字。 (1)民讼皆决于庭 决(_)(2)召诣行台白事 诣(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3从全文看,文中黄浞最终能“率诸使者合举之”既因为候蒙是个_、_、_的人,也因为_。 【知识精讲】【知识点1】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

3、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1.先看文本中有无人物形象的词语2.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3.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4.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5.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

4、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此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例题1】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注)城堞:城上的矮墙。受赇(qi)鬻漱:受贿枉法。1刘随面对“军无城堞”的困境想到了_的方法(请用6个字概括),

5、体现了他_、治理有方的特点;刘随面对转运使的“托令”选择“不从”,体现了他_特点。【例题2】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欹(q)器:一种盛水的器皿,无水时歪向一边。欹,倾斜,歪向一边。宥(yu)坐之器:“座右铭”一般的器物。挹(y):舀;酌,把液体盛出来。1上文中的孔子是一个_的人,从孔子的感慨中你获得的启示是_ 【例题3】上欲杖杀卫士上尝从复道中见卫士食毕,弃余食于

6、窦中,怒,欲杖杀之;左右莫敢言。宪从容谏曰:“陛下从复道中窥人过而杀之,臣恐人人不自安。且陛下恶弃食于地者,为食可以养人也;今以余食杀人,无乃失其本乎!”上大悟,蹶然起曰:“微兄,几至滥刑。”遽释卫士。是日,上宴饮极欢,自解红玉带,并所乘马以赐宪。(注释)上:皇上。指唐玄宗。窦:坑洞。宪:宁王李宪。是唐玄宗同辈兄长。蹶然:匆忙的样子。1文中的唐玄宗是一个_的人。 【知识点2】常见人物形象的分类(1)正面人物形象:1. 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体恤百姓2.为官:A.(工作方面)清正廉

7、洁,公平公正,严明执法,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因公忘私;B.(断案方面)机智聪明,断案如神,明察秋毫,善于分析;C.(对待人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荐人为贤,珍惜人才;D.(生活态度)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胸怀大志,蔑视权贵,乐观豁达;E.(对待百姓)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勤政爱民;F.(进言方面)善于劝谏,善于辩论;G.(改过方面)敢于纳谏,知错就改;3.做人:A.(学者)勤奋好学,,善于学习,宽容明理,遇事冷静,镇定自若,淡泊名利,勤奋刻苦,不耻下问,严谨治学,专心致志,苦读成才,笃志好学,勤学好问,爱好读书;B.(有特殊技能或才能的人)技艺高超,医术高明,聪明正直、有远见,不慕权贵,谦虚谨慎,

8、善于观察,严格执法,扶贫济困,蔑视权贵,刚正不阿智慧,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战机;C.(有品德的人)志向远大,重节操、品格高尚,心地宽厚,处事公正,德行远播,胸有大志,刻苦自励,心忧天下,善于发现人才,有慈爱之心,乐于助人;4.百姓:善良勇敢,克勤克俭,坚守志节,信守承诺,镇定,重视朋友义气,孝顺,仔细观察,强烈的求学愿望、勤奋学习,忠厚守信,老实孝顺,正直,有同情,心办事细心缜密,不贪财;(2)反面人物形象:1.君主光有大志、却无恒心,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奸诈凶残,不能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半途而废,任人唯亲;2.官吏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颠倒是非,才高过人,骄傲自大

9、,阴险狡诈,自以为是,狂妄轻率,遇事却束手无策,轻举妄动;3. 依附官吏的人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依仗权势4.小人贪婪、愚蠢,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利令智昏,贪得无厌; 5.百姓一意孤行,贪婪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封建迷信,不依法办事,贪得无厌,自私、损人不利己。【例题1】强干县令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时,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

10、余,得蒋书日:“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沈括梦溪笔谈,有改动)(注释)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 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旧时指衙门中的听差)”。苏子美,即苏舜钦。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1(1)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行为表现是_(用原文回答)(2)从上文可知,蒋堂是一位_的人。【例题2】王嗣宗初为秦州司理,路冲知州事,常以公事忤冲意,怒,械系之。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冲谓嗣宗曰:“汝为我对诗,当脱汝械。”冲曰:“嘉果更将新合合”。嗣宗应声曰:“恶人须用大枷枷”。冲悦,舍之。太宗时,嗣宗知横州。上遣卒之岭南,诇察民间事。嗣宗执而杖之送阙下,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

11、辈,以为耳目,窃为陛下不取。”太宗大怒,遣使械嗣宗诣京师。会赦,复官。选自宋史王嗣宗传【注释】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状元。诇(xing):侦查、探听。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处。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会有献新果一合者 会:_ (2)遣使械嗣宗诣京师 诣:_2.“太宗大怒”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_(4分)A.王嗣宗任秦州司理,“常以公事忤冲意”B.“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嗣宗应声对诗C.“嗣宗执而杖之(卒)送阙下”并上奏抗议D.“遣使械嗣宗诣京师,会赦,复官”3.从文中看,王嗣宗是一个_、_的人。(4分)【例题3】辛毗引裾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12、。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注)辛毗:字佐治。裾:衣服的前后襟。帝:魏文帝曹丕。厕:安置。1、 辛毗为什么据理力争不让魏文帝迁徙?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2、【知识点3】【明确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的解

13、题步骤】一、寻找标题或文中直接评价人物的词语或句子。二、概括人物形象1、 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2、 抓住人物描写;3、 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加以;4、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例题1】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

14、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善芥:美丽的水草。暗:愚昧,不聪明。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2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和藻的形象

15、特点。【例题2】程颢治河抢险曹村埽决,(程)颢时方救护小吴,相去百里。州帅刘涣急告颢。颢谓帅曰:“曹村决,京城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请尽以厢兵见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帅遂以本镇印授颢。颢立走决所,激谕士卒。命善泅者衔细绳,先渡决口,水方奔注达者百一卒引大索以济。两岸并进,昼夜不息,数日而合。注:埽:堤坝。小吴:地名。虞:忧患。厢兵: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颢时方救小吴(正在)B相去百里(距离)C请尽以厢兵见付(看见)D数日而合(几)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程颢是个怎样的人。 【达标检测】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尝出,遇人有

16、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注释楮(ch)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高官。1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大奇之 终日无少怠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张养浩是怎样的一个人。 【课后巩固】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

17、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1.先看文本中有无人物形象的词语2.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3.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4.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5.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

18、,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此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二、解题步骤1.寻找标题或文中直接评价人物的词语或句子。2.概括人物形象:(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2)抓住人物描写(3)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加以分析(4)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习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及康伯为吏部尚

19、书,隐之迁晋陵太守。虽居清显,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选自晋书吴隐之传有删改(注)黩货:贪赃枉法。歃:用嘴吸取。夷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绩纺:纺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事母孝谨(_) (2)辍餐投箸(_)(3)及康伯为吏部尚书(_) (4)语其亲人(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2)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吴隐之的性格特点。9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