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商隐诗三首无题(其一)爱情诗歌永恒的主题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自诗经以来,杰出的爱情诗数不胜数,有热烈大胆的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也有委婉含蓄的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脍炙人口而又充满朦胧感的爱情诗都来自同一个诗人李商隐 第一模块:走近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x,同“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
2、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此后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艺术上,深于用典,哀怨的基调和迷离的意境是李商隠诗歌突出的特点。为朦胧诗鼻祖,对后世诗歌影响极深远。写作缘由本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所爱的一位贵族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那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
3、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第二模块 走进诗境(一)朗读,初通诗意无 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思考:哪联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爱情”?第二模块(二)研讨解析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写对昨夜与恋人相会的追忆。两个“昨夜”反复使用表达何种感情?星辰、风、画楼、桂堂良辰美景,刻骨铭心的幸福时光昨夜:只留下美好的回忆令人惆怅。昨夜此联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只描写一种温馨旖旎(yn)而有暗示性的意境,收到了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
4、言传的效果。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情感上和艺术上有何特点?身无飞翼突出身受阻隔心有灵犀有默契、心心相印内容: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小结:“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比喻贴切,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有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心心相印的自我安慰)比喻痛苦甜蜜手法情感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宴会游戏:热闹春酒暖、蜡灯红环境气氛欢乐甜蜜昨夜的宴会情景,因为有她在座,酒宴变得无比美好。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问题研讨1:“应官”写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态?2、“嗟”和“蓬”形象
5、地刻画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1、“应官”也就是到衙门上班,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2、一个“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此联抒发无限惆怅、痛苦之情。第三模块:整体把握(一)本诗主旨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身不由己、只能以心守望的痛苦。李商隐成功地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古代诗人一种常见的爱情模式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给当事人留下痛苦回忆的爱情。封建社会的礼教造就的这种受压抑的爱情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描写最多的“爱情母题”。可以说,真正的浪漫的爱情在李商隐的笔下只是一种先
6、是欢乐,后是痛苦的爱情。诗意几种解读 1、爱情诗说昨夜星光灿烂,微风吹拂,你我于画楼之西桂堂之东相会。今宵相离,相见无望。我虽然不能像彩凤那样身生双翼飞到你的身边,但是心中却有灵犀可与你相通。想今宵你可曾仍在画楼桂堂之中与人送钩射覆欢悦歌舞?而我却在兰台听命应差如风中蓬草到处飘零。2、失意说:回首昨日,清风明月群星灿烂,于画楼桂堂之中相聚畅饮达旦。看今朝,孤身一人形单影只。我虽然不能像彩凤一样身生双翼飞到自己向往的所在,但是仍心有灵犀自知何去何从。想前夕欢聚时送钩射覆灯红酒绿歌舞盈门,而如今奔走兰台听命应差如同风中蓬草。3、仕途无常:回想昨日,我于画楼桂堂中大宴宾朋,夜阑人静时仍是高朋满座送钩
7、射覆歌舞盈盈。红灯绿酒不知何时终了,清风明月渐消融,星辉融入朝霞中。恨不能如彩凤身生双翼飞舞筵席中,以慰宾朋,幸众友心存灵犀不必去逢迎。而如今于兰台奔走效命,命如郊野之草,身如风中之蓬,唯唯只听他命。可叹人生多变迁,命运不由自己来定。4、偷情说清人纪晓岚曰“直是狭邪之作,了无可取”与王妃偷情与宫女偷情与友人或上级家的丫鬟偷情 第四模块巩固提升 1、拓展背诵李商隐情诗名句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六首其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暮秋独游曲江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无题六首(其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对比阅读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 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暗示语多,且虚实相生,形成扑朔迷离的意境。第五模块作业(课后完成)背诵、默写本诗。探究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景”即是写作时的真实情形;“虚景”则是回忆或想象中的景象,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