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同步检测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07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同步检测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同步检测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同步检测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同步检测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选择题1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的学费,他最有可能准备的货币是()A银两B金币C纸钞D布帛【答案】A【解析】明代时的主要货币是白银。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C D【答案】C【解析】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含选项即可。3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诗中所述的从商原因主要有()商业利润丰厚 商人好逸恶劳农民赋税沉重 政府取消

2、了商业限制A BC D【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逐利”“税多”可判断出D项符合题意。4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A汉代 B唐代C元朝 D明朝【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皆用白银”,这开始于明朝。5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A【解析】图片体现了对商业的限制逐渐放宽,这体现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3、。6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B当时的客观事物C各种历史教科书D各种历史文物【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甲骨文”“清明上河图”可判断出其依据是各种历史文物。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后【答案】D【解析】在商业发展方面,宋代与唐代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4、8“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是()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C唐都洛阳 D宋都东京【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夜市”,这反映了宋代东京的情况。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摘自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材料二读图:材料三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摘自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

5、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摘自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答案】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大都会;水运发达;外商云集;繁华夜市。(2)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答案

6、】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一、选择题10(2010济南)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唐初经济发展状况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唐政府征收茶税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ABCD【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茶商闹”体现出唐代茶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确定选,排除不含的C、D两项;“通宵酒客行”体现了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确定选,排除A项。11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

7、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贾客多”“作商贾”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12史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答案】A【解析】汴京即指北宋的东京,进一步结合材料可确定A项。13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

8、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答案】D【解析】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题中材料体现了这一特点。14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 反对 B. 赞同C. 听其自然 D. 主张适当改变【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商贾之事不录”可判断出。二、非选择题15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等经济现象,我们应当在历史学习中,学会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归纳、分类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如:材料一诗经、小雅、

9、隰(xi)桑中有下列的描述: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难(桑叶儿多么丰满)。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其乐如何(我的心多么高兴)!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沃(桑叶儿嫩绿汪汪)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云何不乐(怎么不心花怒放)?材料二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材料三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诗:“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q),应驮白练到安西。”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诗云:“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达?【答案】蚕桑种植的普遍;普通少吏的妻子的打扮装饰;丝绸之路的繁盛和昌盛不衰。(2)材料三的两首诗描写了古代东西方交通丝绸之路的盛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历史作用。【答案】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点。【答案】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