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528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实验班)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D.“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

2、政之本(也)。”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秦朝治理国家方式是外儒内法B. 秦朝主要用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C. 此指的是儒家思想D. 秦朝官吏注重修身养性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A. 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B. 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C. 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D. 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4.“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A.主张节俭的墨家 B.关注民生,注

3、重和谐的儒家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D.“无为而治”的道家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为此,统治者确定的治国指导思想是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6.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

4、表明唐朝A. 儒学已经成为考试必修内容B. 政府大力推广儒学C. 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D. 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7.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由此可知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所以应该实行大一统B. 西汉刘邦实行“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董仲舒认为对国家不利,所以提倡一统C. 春秋大一统,是说春秋一书特别不重视一统,所以分裂,这里“大”字是动词。D. 董仲舒认为,要保持汉武帝时期一统的局面,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指导思想。8.董仲舒言道:“天道

5、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9.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谱系的书籍。魏晋“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家之婚姻,必有谱第”,谱学研究成为风尚。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A. 重建夏商周宗法制度B. 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C. 国家分裂割据的状况D. 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学10.理学家提出“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

6、哲学体系。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质是A.中正平和,阴阳和合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接受挑战,科学理性 D.兼收并蓄,勇于创新11.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A重建人的哲学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C都追求自由平等 D都强调感性认识12.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日: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7、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1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4.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A. 早期儒学 B. 黄老学说 C. 董仲舒的新儒学 D. 宋明理学1

8、5.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唐甄“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A. 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B. 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C. 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D. 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16.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 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B. 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 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 存天理,灭人欲17.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

9、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孔子 B王阳明 C朱熹 D董仲舒18.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C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D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1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

10、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其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评论的对象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都批判了中央集权制A B C D20.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 B. C. D. 21.顾

11、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22.右侧示意图表达了政治、教育、思想、儒学四位一体的主张,这一主张可能出现在A. 史记孔子世家 B. 史记秦始皇本纪C. 汉书董仲舒列传 D. 旧唐书韩愈列传23.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表明他主

12、张A. 百家争鸣 B. 削弱诸侯王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4.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对此观点评述合理的是A.梁漱溟猛烈批判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B.梁漱溟认识到中西方社会在本质上的差别C.梁漱溟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于个性被束缚D.梁漱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

13、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三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14、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6.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

15、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7. (20分)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

17、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3)你会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只列看法,不说理由不得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28.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韩非子“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

18、经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B 2.C 3.C 4.B 5.B 6.A 7.D 8.A 9.B 10.D 11.A 12.B 13.B 14.D 15.C 16.A

19、 17.D 18.D 19.C20.C 21.D 22.C 23.D 24.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 (10分)(1)丰富:以仁为内核;(1分)追求: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分)(2)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政治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3分)(3)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4分)26. (14分)(1)观点: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史实:汉代政治:中央设尚书令消弱相权;推恩令消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

20、济:盐铁官营,打击了地方商贾势力。文化:设太学,郡学,推行儒家思想。结果汉武帝时西汉最强大。(6分)(2)(也可以唐代为例:政治: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科举制选拔了人材;经济:均田制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三教并行促进文化繁荣。结果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观点:僵化的制度导致王朝衰弱。史实:明清时期,政治: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军机处,强化皇权导致社会腐败;经济:重农抑商,实行国有专营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推行僵化的八股取士,不利于科技的创新。总之,导致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8分)27. (20分)(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

21、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4分)(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3)(6分)看法:同意费正清的看法。理由: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所著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依据,束缚中国思想发展;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伦理和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压抑人性;理学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看法:同意吕思勉的看法。理由:学术思想上,宋开创了理学和心学,涌现出朱熹和陆九渊等大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文艺上,宋词繁荣,涌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等诗人:宋代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宋都有名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4)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原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要求;儒学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或与时俱进、兼收并包)(6分)28. (8分)(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3分)(2)猛烈抨击专制制度;没有冲破君主专制政体,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