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识通假2.释词义-3-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解多义-4-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分古今古义:于,介词;是,代词,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人发育成熟,也用来指成年的人。5.析
2、成语乐在其中:乐趣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形容自得其乐。见利忘义:见有利可图就不顾违背道义。-7-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1)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 介宾短语后置(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判断句(3)文之以礼乐 介宾短语后置(4)德之不修 宾语前置(5)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判断句7.积名句(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2)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020全国卷)-8-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
3、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2.主旨归纳本课所录选文都围绕一个“义”字展开,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将合乎道义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孔子所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如果富贵合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顺从我喜欢的(道义)。点评:后世的人们一直对孔子有些误解,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据此认为孔子鄙视富贵、从不言利。
4、其实,孔子只是“罕言利”,并非完全不言利,也并不鄙视富贵,更没有将“义”“利”完全对立。他懂得一个人要生存、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也知道追求富贵、富足的生活是人无法回避的欲望,因此只要合乎“义”,而能够得到“富”,即便是做卑微的差役也是可以的,他反对的是为了富贵与利而不惜损害大义的行为。这些话语不仅无损孔子的伟大,反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人格的宝贵。-10-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吃粗糙的饭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
5、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点评: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11-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译文:君子认为义是高尚的。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点评:孔子为了实现他倡导的仁道政
6、治,苦心探求,他深深地认识到:不论是普通的平民还是为政的政治家,都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必须做到仁德在心,义为先,一切循礼而行。在“义”与“勇”上,他认为“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勇者如果是在位者,不仁无义就会扰乱国家;勇者如果是平民,不仁无义就会做出偷盗之事。孔子在此借回答子路的问话,深刻地阐述了“义”与“勇”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义”的重要性。-12-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中小学校却明确提出,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矛盾的态度的呢?参考答案:“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
7、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救死扶伤和见义勇为的故事层出不穷,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会被这种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感动。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用他们无私的爱心构建起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他们让我们看到:社会是美好的,人心是正义的灵魂所在。和平年代,谁是真正的英雄?见义勇为者当之无愧,他们是社会正义的代名词,是平安建设的中流砥柱,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13-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但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往往存有两方面的遗憾,一是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
8、,二是经常为此而致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实践证明,许多“见义勇为”行为背后须得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支撑,否则很难达到“见义勇为”的最佳效果,不是将被救人救起后自己牺牲,就是不但没将被救人救起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有其合理性。-14-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精练形象,韵味深长论语的语言,虽说基本风格朴素简洁,却也文采富赡,既精练含蓄,又韵味深长,处处流光溢彩,时时掷地有声,其表现的内在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也是不容小觑的。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这不仅是对松柏的礼赞,更概括了丰富的生活
9、内蕴和社会现象,象征了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这一特点在本课节选的几则短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第一则“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在此指出了在财富面前,人生需要做出的两种选择:义而富、不义而富。孔子的选择是义富一致即选择富,如果义与富冲突即舍弃富。用语不多,出口斩截。一个“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子对待财富的热切追求不在意地位和尊严;一个“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又态度鲜明地表现出他在财富面前的冷静和理性。-15-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让人读后掩卷,颇受启迪。又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弥显珍贵。文学语言力求用最经济的笔墨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使读者感到严谨而又丰满,精练而韵味无穷。正如古人所言:“文贵精,不贵多。”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论语中很多语言就是这一类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