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363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政治】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1课 文化与社会.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1课时体味文化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2、载体。2文化的力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归纳(1)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其中人们进行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有意识形态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之分。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

3、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这种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区域性等。(3)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离开了人的实践,精神是不会变成物质的。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4)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但当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文化为人所特有。(5)有文化是指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程度高是指人的知识文化程度高。不能认为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警示 (1)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

4、特有的现象,但并非意味着人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2)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故对其作用理应进行辩证分析。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展览抗震救灾图片,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1(P4)(1)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2)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提示(1)如戏剧、歌舞、曲艺、

5、音乐等。(2)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2(P5)(1)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2)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提示(1)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通常有文艺演出、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有社区文艺表演、普法宣传等。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及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谈。(2)赞同。芯片就是集成

6、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是肯定的。而作为其中一族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P6)你能描述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现象和自己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吗?提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例如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4(P6)你能否借助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提示例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5(P7)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

7、的学生,谁更有“文化”?提示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青年更有“文化”。6(P8)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如,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更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高潮。2008年6月8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休假日端午节,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各地端午节和

8、“文化遗产日”系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据此回答13题。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指()A人类全部实践活动及其产品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人类全部的意识形态D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涵义,文化是指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C、D观点错误。22008年我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宣传保护文化遗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这说明()A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B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物质现象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只有先进文化才是一种物质力量答案C解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

9、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说明文化的特点之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B、D观点错误。3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之外,满、蒙、藏等28个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29个民族过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这一现象说明()A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B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C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文化的区域性特征,C项符合要求,A、B项点错误,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4奈良是中日文化同源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仍然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食粮。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访问日本古都奈良,探访中日古代友好交往历史。这里的“

10、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答案A解析观点错误,应排除;由材料可知,不符合题意。5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月球上的环形山“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影像青年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服务公共汽车上小学生给老人让座A B C D答案B解析是纯自然的现象,不是文化现象,应排除;均符合文化的内涵。6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素养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答案A解析文化

11、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类和人类社会,才有了文化。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故选A。7你见过或参加过学校的哪些文化活动?谈谈你的感受并分析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有什么不同?答案(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我们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开放图书室、微机室,设立多处报栏,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赛,播放优秀影片,举行学校运动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2)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使我获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劳动技能,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3)文化现象不同于经济、政治现象,它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是一种社会精

12、神力量,同时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联系身边实际,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去感悟文化的价值,理解文化的内涵,注意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1.运用文化内涵知识来区分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和必要性。2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3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它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4奥运健儿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属于文化现象,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要

1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第2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1怎样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怎样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

14、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我国为什么要

15、加强文化建设?(1)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拓展如何理解“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句话?这句话揭示了本框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16、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表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误区有人说:“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1)这种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做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17、,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警示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1)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2)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延伸正确理解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文化软实力。(1)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一般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从我国现实情况看

18、,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等。(2)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3)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指否认别国民族文化,认为本国的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4)文化是“软实力”,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

19、在人们已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1(P9)(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文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其中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归类。(2)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

20、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2(P12)根据上面的材料,从科技水平和精神状态两方面,你能看出文化与综合国力有什么关系?提示综合国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突出的一个方面。材料表明,我国在科技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民族的精神力起到了较好的弥补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1.2009年2月3日文化周刊载文指出:“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21、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B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的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答案A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故B、C、D错误,选A。2近年来,湖南省借助活力四射的湖南卫视,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生产力在该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B文化在经济中的基础作用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答案C解析B观点错误,A、D不能体现,材料主要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2009年1月17日,市场

22、报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6%以上,而我国却不到2%。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竞争力落后,必须提高文化竞争力。B符合要求。4改革开放30年,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是其保持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

23、作用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 B C D答案D解析“口袋”指经济,“脑袋”指文化水平,都不是原因所在。52009年1月20日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奥巴马年轻有活力,又是黑白混血,代表了美国现在新的政治时尚和多元文化。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后在哈佛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他天然具有优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成功运用了因特网,通过因特网把年轻人带动起来,赢得了众多年轻人的选票。多元文化背景对奥巴马竞选获胜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A文化是政治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D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

24、作用答案B解析A、C、D观点错误,应选B。6在2008年的诸多报刊杂志中经常出现“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A、C观点错误,D不符合题意。7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

25、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我国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答案(1)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

26、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原因重在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上思考,特别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措施应立足教材,答出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措施即可。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各省市为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通常定位三个角度:(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对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各地的成功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

27、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科技与教育在文化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而展开。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2)文化竞争力是维护经济安全的精神武器。冷战结束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今时代,文

28、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材料二2008年9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市举行。孔子文化节是纪念世界名人孔子之盛典、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舞台、开展中外交流合作之良机、联结四海友好情谊之纽带,同时起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提示(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

29、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坚持马克思主

30、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快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大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1文化的科学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素养是怎样形成的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石头上刻着

31、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即美丽的石头会唱歌,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4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使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奉献。这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5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说明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6奥运会的举办促进了中国旅游业、饮食业、服务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7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

32、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选择题1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能存在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由政治、文化所决定,又对政治和文化有重大影响答案C解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经济和政治以重大的影响。A、B、D观点错误。2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

33、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答案D解析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A、B与题干无关;C观点错误,应排除。 3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

34、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差,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B、C、D不符合题干要求。42008年9月23日召开的江苏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和谐江苏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因为()A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决定作用B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C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对人有强制性影响答案B解析A、D观点错误,C不是原因。5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共分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五个演唱类别。这反映出()A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5、C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D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答案C解析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分成五个演唱类别体现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A、B、D不符合题干要求。6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势或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警示我们()A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D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B、C与题干无关。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

36、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程中A B C D答案 D解析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其反作用具有两重性,错误,排除。8如今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这表明()A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D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建设社

37、会主义先进文化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选A。9在繁华的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主题乐园、音乐喷泉、先锋美术馆、体育馆等构成了都市人的文化消费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赶集和开展庙会、社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偏远山区,对山歌、赛马等文化活动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一切都表明()A地域性和乡土性是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最重要特征B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特色的文化C文化的生存和繁衍是封闭的、独立的D文化的存在毫无规律可循答案B解析城市、乡镇、山区的文化生活对比,显示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10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

38、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从文化的本质来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B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C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D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答案C解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创造,具有主观能动性。11“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户”长

39、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寄兴的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去。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底层老百姓C只有直接产生于底层的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D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随意的、没有规律可循的答案A解析“信天游”是一种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群众之中,深刻地说明了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12在宁夏的贺兰山区,分布着大量的岩画,这些岩画题材广泛,大小不一,充分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贺兰山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自古以来, 匈奴、突厥、党项、吐蕃

40、、蒙古等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这些岩画虽然线条简单,但细腻真实,将人文之初的追求和追求创造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实为一个罕见的艺术宝库。这生动说明()A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B生产和劳动实践是文化的天然源泉C文化先进与否跟生产力水平没有关系D人类文化的内容和主题具有普遍的共性答案B解析岩画是一种远古艺术,尽管不是自觉的艺术创作,但却是“生产劳动的副产品”,正是这一点,说明了文化的起源是生产实践。13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

41、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加上长期受历代封建统治者以“蛮夷之地”的治理,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出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最富有反传统精神。岭南文化气质的形成说明() A文化传承有相对独立性B经济越发达,文化越开放C一定的文化由多元文化杂交发展而来D一定的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础上答案D解析“岭南是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加上长期受历代

42、封建统治者以“蛮夷之地”的治理,说明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 二、非选择题14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国媒体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

43、发展。奥运会促进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促进了人的发展。(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奥运会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必将激励国人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奋发图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析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还是一场文化盛会。奥运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多方面的。立足文化生活的角度主要从对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15200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

44、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解析此题是考查“为什么”,应从理论和重大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本题的理论依据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现实意义要从社会、人民、国家等角度综合作答。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