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564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1.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A. 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 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C. 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D. 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2.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渊源图。据图可知A. 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B. 儒法两派之争已见

2、分晓C. 诸子思想相互融合发展D. 法家思想源于儒家体系3.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A. 指出了百家争鸣的消极后果B. 批判了“焚书坑儒”的恶劣影响C. 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影响D. 否定了汉武帝的文化专制政策4. 家礼为南宋朱熹所作,全书以宗法理念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设定了详尽细致的礼仪规范。南赣乡约是明王守仁在巡抚南、赣、汀期间,以南赣乡民为适用对象,制定并颁布的民间规约。二者制定的礼仪规范( )A.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B. 实现了理学对乡村

3、的自主管理C. 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 践行了儒家通俗化的价值理念5.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是()A. 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 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 李贽挑战理学权威6.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 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 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 传统儒家思想的革新D. 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7. 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

4、科技的卓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他认为四大发明( )A. 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B. 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 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8. 两宋山水画对比时期北宋南宋代表类型以汴梁为中心的北方山水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方山水内容高山大川岸芷汀兰植被多表现阔叶落叶林多表现常绿阔叶落叶林用笔强调笔法强调墨法意境阳刚、壮美、雄浑阴柔、优美、飘渺某同学据上表得出“地貌差异决定了绘画风格”的结论,该同学()A. 运用了唯物史观分析法B. 全面准确解读了表格

5、的信息C. 忽视了政治经济等因素D. 展现了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9. 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中都大量出现一种才子遇佳人的故事套路。多以才子偶遇佳人,私定终身遭遇阻碍,待才子科举及第,两人结为秦晋之好的大团圆结局。该现象集中反映了A. 统治阶级教育特权被打破B. 世俗文化瓦解了封建等级观念C. 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D. 民众同情才子佳人的悲惨遭遇10.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竹简隶书一牛挽犁素纱禅衣水排心学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坊市刀形币小雅淬火工艺青铜鼎士A. B. C. D. 11.

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 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 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 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对“第二次反思”评述正确的是A. 甲午战争的失利证明其失败B. 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C. 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D. 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13.

7、下表为 19201922 年新青年部分栏目简介。据此可知,新青年( )栏目活动俄罗斯研究专栏发表了许多真实介绍苏俄革命基本经验和建设情况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大量刊载介绍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登载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出版的广告社会主义讨论专栏批判胡适派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 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C. 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D. 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1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相符合的A. AB. BC. CD.

8、D15. 下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提出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 改革开放成果非常显著B. 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消失C.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D.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16.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放弃了苏联式的“凯洛夫教育学”,开始了“中国化”教育学的尝试。改革开放后,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这一过程反映出A. 教育政策逐渐与国际相接轨B. 教育方针为民众喜好所左右C. 教育事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D

9、. 教育领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17.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下列各项中,可能作为这场考试场景的是 (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 内景:考场中张贴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8. 据中国科学院编年史记载,从1955-1970年,中科院年度大事共209项。其中36项属于与核弹、导弹和卫星都相关的通用性事件,27项与核弹相关,14项与卫星相关,7项与导弹相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实施了提升国防能力的战略决策B. 高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 建立起现代

10、化的海陆空防卫体系D. 载人航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19. 在古希腊早期文学作品中,国王和神明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和国王之间的关系一样。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偏狭、愚昧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 )A. 社会伦理中的性恶论思想B. 宗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C. 世俗文化中的反宗教情节D. 宗教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色彩20.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马丁路德的恶毒咒骂,而即将发现血液循环的、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 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

11、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D.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21. 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下列作品与消失的足迹风格相近的是( )A. 巴黎圣母院B. 大卫科波菲尔C. 战争与和平D. 百年孤独22.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该项统计可以看出A. 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 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C. 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 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23.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

12、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 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C. 二者都构想了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D. 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24. 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A. 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B. 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C. 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D. 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25. 兰斯戈尔指出

13、,“苏东垮台后,当全世界都相信共产主义已经都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时,邓小平却坚定地宣布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法国学者夏泰宁也指出,“(此时)邓小平使中国人在思想上、观念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政治意识的迅速淡化和经济意识的迅速增强。”下列表述中,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B.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6. 在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国内高中的课程,以俄语取代英语。1964年,国务院批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1978年英语被列入

14、高考考试科目。这种变化主要是基于( )A. 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B. 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C. 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D. 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27. 文艺复兴早期,薄伽丘认为但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公众事务”和“荣誉”上是不值得的;15世纪人文主义者布鲁尼则将“在共和国政府里为公民服务”视为但丁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对但丁评价的差异说明了A.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所发展B. 文艺复兴已超越了文学和艺术领域C. 人文主义者之间存在严重分歧D. 阶级与立场影响人们对人物的评价28. 2020年,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减少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人们通过微信等平台团购生活用品,广大师生利用多种网络直播平台进

15、行线上教学和学习,一些单位通过腾讯或钉钉等平台进行远程办公。这些现象加速了“微时代”的到来。这说明当代中国()A. 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 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的优化C. 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D. 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互相促进29. 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的音乐会。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B.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C. 浪漫主义的文艺D. 现实主义的文艺30.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

16、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则材料实质上A. 批判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 肯定了西方技术的先进性C. 肯定了“中学为体”的积极作用D. 指出学习西方的必要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就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出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

17、德,为此,他提出什么主张?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成为制约君主重要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2)据材料二,概括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阶层”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诸多仁人志士秉承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

18、,开始吸纳与接受西方文明中的相关要素。国人的精神家园一直无所归从,从而形成近代中国国民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从梁启超到鲁迅,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人的价值观形态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但在国破家残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并无一党一派能够提供理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摘编自形态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性透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鸦片战争后价值观念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民意识。原来以集权为特征的权力价值和以领袖魅力为特征的人治(德治)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冲击,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

19、代。摘编自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的建构(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变迁的作用。32.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材料一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塔纳斯西方思想史材料二 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

20、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伏尔泰哲学通信材料三 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只是在这个社会已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亨利伯格森道德和宗教的来源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根源。结合

21、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这场改革中的核心主张。(2)结合材料一、二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

22、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

23、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不同特点的背景。2021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C3. B4. A5. A6. C7. A8. C9. C10. A11. B12. B13. B14. B15. A16. C17. A18. A19. D20. D21. D22. B23. C24. B25. D26. B27. A28.

24、D29. C30. C31. (1)品德:超越利害得失;关怀社会。 主张:仁;礼。(2)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旧士族消亡;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参与国家治理;限制君权;维护中央集权。(3)表现:吸纳西方的相关要素;呈现分散化状态;无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政局动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不充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探索不同救国方式。(4)作用: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5、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32. (1)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教士阶层堕落;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的兴起。核心主张:信仰即可得救。(2)材料观点分析个人评述论证社会的进步是由重要历史人物主导的观点一:赞成,伟大历史人物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论证:列举牛顿的成就,并简述其对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列举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相关史实,阐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观点二:反对,历史的进步是各种社会条件成熟的结果,并不仅仅依赖个别历史人物。论证:结合材料一中宗教改革的发生原因,重点突出社会因素,马丁路德只是

26、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指出运动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非重要历史人物主导。33. (1)特点:中国: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西方: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2)背景:中国: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西方: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要求解读表格信息。【解答】B.“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交相利”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表明反对战争;“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道佐人主者”“兼相爱”“上兵伐谋,

27、其次伐交”表明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故可以得出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故B正确。A.“自然”表格无体现。故A错误。C.依据表格信息不足以得出本项结论。故C错误。D.本项所述与表格信息无关。故D错误。故选B。2. 【分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解答】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的地位,故A项错误。B.题干信息反映了各派思想融合的情况,没有体现儒法两派之争,故B项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儒家、孔子、孟子、庄子及韩非子或者是师徒关系,或者是熟识关系,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吸收他家的思想,出现百家思想相互的融合的局面,故C项正确。D.韩非子和荀子是师徒关系说明法家思想源

28、于儒家体系,但题干反映的是百家思想相互的融合,该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故选C。3. 略4.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依据“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和“以南赣乡民为适用对象,制定并颁布的民间规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世致用思想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益于国计民生,二者制定的礼仪规范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故A正确。B.“对乡村的自主管理”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B错误。C.题干与“社会责任感”无关,故C错误。D.“通俗化的价值理念”与题意无关,故D错误。故选A。5.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运用所

29、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据题干提到,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顾炎武和黄宗羲批判李贽,故A项正确。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应该表现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题干无法体现,故不选B。C.题干也无法体现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故不选C。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属于顾炎武和黄宗羲批判对象,不是原因,故不选D。故选A。6.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儒学思想发展,要求具备解读图片信息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C.图一反映的是程朱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之际

30、早期的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传统儒家思想的革新,故C项正确。A.图一反映的是程朱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之际早期的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两幅图都没有涉及陆王心学,故排除A项。B.儒学道统的确立与突破是在唐宋时期,不符合图二,故排除B项。D.近代民主思想是产生于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故选C。7. 【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可知四大发明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故A正确。BCD.说法均不准确。故选A

31、。8.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格没有提到生产力方面的影响,故不选A。B.表格只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片面解读了表格信息,故不选B。C.据表格“两宋山水画对比”“某同学据上表得出地貌差异决定了绘画风格的结论”,可知这位同学只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两宋绘画的不同,并没有看到其深受两宋不同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故C正确。D.鉴赏艺术品应该从其风格、特点、绘画等全方位进行,而不是单独从绘画风格不同的原因鉴赏,故不选D。故选C。9. 【分析】本题考查世俗文学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32、题干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与统治阶级教育特权被打破无关,故不选A。B.题干不能反映世俗文学的出现使封建等级观念瓦解,故不选B。C.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并推动文化的世俗化,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中的世俗情节均反映了文学世俗化倾向以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故C正确。D.题干并非强调民众心理倾向,故不选D。故选C。10.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汉代、唐朝以及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书法、绘画、文学以及思想等方面史实,要求解读表格信息。【解答】.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出现在汉代;出现在宋朝;出现在唐朝;出现在战国时期,故的排序正确。故选A。11.

33、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 “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 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魏源的主要思想主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魏源主要思想主张的了解,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2.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反思后

34、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活动,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强,但最终都失败了。“第二次反思”应该指的是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反思是指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思想解放潮流,故B项正确。ACD.AD两项均发生在甲午战后,是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项指的是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反思。三项所述均属于“第一次反思”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要求,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13. 略14.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故不选A。B.1930年1 月,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35、、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B正确。C.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故不选C。D.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故不选D。故选B。15.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从表中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物质需求较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因此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故A项正确。B.

36、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并没有“日趋消失”,故B项错误。C.表格中没有提及企业自主权问题,故C项错误。D.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故选A。16.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教育,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D.两项表述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AD。B.项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C.题干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故C正确。故选C。17.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革”结束后的我国教育复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

37、力。【解答】A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分析选项:1977年的高考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而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A项符合题意。B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B。C 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排除C。D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排除D。故选A。18.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应对恶劣的国际形势,实施了提升国防能力的战略决策,故在核弹、导弹和卫星等国防军事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故A正确。B.题干只能说明中国在某些尖端科技

38、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能说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故不选B。C.建立起现代化的海陆空防卫体系仍是现在中国不断追寻的目标,70年代并未建立,故不选C。D.项是在21世纪初取得的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故不选D。故选A。19. 【分析】本题考查早期人文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材料“有合理宽大的一面”说明不是性恶论思想,故A项错误;B.据所学可知理性是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的能力,据材料“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可知B项错误;C.材料“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体现了神的地位,故C项错误;D.据材料“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偏狭、愚昧的一面

39、”可知古希腊的神具备人一样的性格,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20. 【分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该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题干反映的是教会对人文主义的打压,并未体现出爱恨交加的态度,故B错误。C.题干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与科学、人文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宗教信仰自由无关,故C错误。D.根据题干“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虽然将人们从天主教的权威下解救出来,但其却反对哥白尼的科学学说,迫害人文主义者,说明其有反理性

40、的一面,故D正确。故选D。21.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由材料“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可知该作品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选D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排除A项;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项。22. 【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表信息。【解答】B.根据所学可知,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

41、图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后期,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大幅下降,这体现了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故B正确。ACD.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于19世纪中期,均与图表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ACD错误。故选B。23.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和欧洲启蒙运动,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解答】C.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严厉抨击了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王夫之和黄宗羲等人),但并没有为未来设想一套新的制度体系(以此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欧洲启蒙运动,不仅批判了专制制度,更设计了新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设想,洛克

42、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C说法错误。A.明末清初的几位著名思想家,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使传统思想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故A正确。B.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故B正确。D.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和欧洲启蒙运动,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故D正确。故选C。24. 【分析】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北大当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服务政府,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可知,这些内容

43、是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可见蔡元培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故B项错误。C.题干并未提及西方文化的缺陷,故C项错误。 D.题干只体现了蔡元培对传统文化中积极部分的支持,并不能得出其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B。25. 【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该项体现不出邓小平坚定的宣布他的共产主义信仰,故排除A。B.该项强调的是敢为人先,与题干邓小平使中国人在思想上、观念上发生的最大变化不符,故排除B。C.该项是指思想认识和观念的解放,不能体现出思想认识的具体内容,故排除C。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能体现出邓小平坚持共

44、产主义信仰,又能体现出政治意识的淡化和经济意识的增强,故D项正确。故选D。26. 【分析】本题考查外交环境对国内外语教育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建国初期,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同时中国被西方世界孤立,可见学俄语的用处明显大于学英语,因此国内高中的课程,以俄语取代英语。1960年前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到1964年,又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科目,而当时中美关系已实现正常化。据此可知,国内外语教育的科目设定,受外交环境变化的影响。故B正确。ACD.均与本题无关。故选B。27.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题

45、干可知,14世纪的薄伽丘认为但丁在“公众事务”和“荣誉”上花费太多精力是不值得的,在他之后的布鲁尼则将“在共和国政府里为公民服务”视为但丁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由关注个人到关注为公民服务,人文主义的内涵有所发展,故A正确。B.该项无法在题干信息中体现,故排除B。C.题干信息反映的是薄伽丘和布鲁尼对但丁从政的看法,不能说明人文主义者内部存在严重对立,故C错误。D.题干中薄伽丘和布鲁尼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阶级立场具有一致性,故D错误。故选A。28. 由材料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而社会需求又推动了这些科技的不断发展,故D正确; 材料不仅包含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也

46、体现了科技与人们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的特征,故A错误; 社会生活与经济布局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不能等同,故B错误; 此时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C错误。 故选:D。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们通过微信等平台团购生活用品,广大师生利用多种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习,一些单位通过腾讯或钉钉等平台进行远程办公”“微时代”。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9. 略30.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思想“中体西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先要理解题干含义,其大意是近代世界处于滔滔发展潮流之中,而近代中国人多数是拘

47、泥于古代传统、思想保守。洋务派提出的“中学”是指中国传统思想及制度,“西学”是指近代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技术。新生事物,必然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与扼杀,洋务派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出“中体西用”。这样评价洋务派的做法,考虑了当时特定历史环境。故C正确。ABD.这三项都只是从一个方面评价洋务运动,并非实质性认识,故排除ABD。故选C。31. (1)本题考查孔子思想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史实和分析题干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题干信息,可以概括出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德是超越利害得失;关怀社会。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史实和分

48、析题干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题干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出答案。“新型士人阶层”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主要包括:科举制度的影响;旧士族消亡;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其影响主要是:扩大统治基础;参与国家治理;限制君权;维护中央集权。(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史实和分析题干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造成了中国鸦片战争后价值观念与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材料三概括出主要表现是吸纳西方的相关要素;呈现分散化状态;无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价值观念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政局动荡;西方

49、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不充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探索不同救国方式。(4)本题考查中国现代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史实和分析题干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可以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变迁的作用作用是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32. (1)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及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一“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

50、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结合相关的所学概括总结出主要的社会根源;根据所学得出信仰得救的核心主张。(2)本题考查社会进步与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的关系,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概括材料信息。据材料三“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结合所学概括总结出“社会进步是由重要历史人物主导的”主题性观点;根据材料二“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联系材料一“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的具体信息理解及相关所学,得出赞成或反对两

51、种结论,如持赞成观点,则应指出伟大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从牛顿及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证;如持反对观点,则应指出历史进步是各种社会条件成熟的结果,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背景条件加以论证说明。此小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33. (1)本题考查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关键信息“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即体现在:宋应星是传统科技的集大成者,他多总结前人的经验,即“17世纪中国科技

52、的百科全书”,而少于创造新理论。牛顿是在长期试验基础上,进行的理性探讨,他取得的是突破性的科学成果,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2)本题考查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不同特点的背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上一问特点的出现,与中英两国具体的国内政治、经济等大背景密不可分,从而得出: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长期自给自足落后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再加上政治上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加强等,这一切压抑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往往局限于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既得成果;牛顿的科学研究属于近代科学,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他的科学研究讲究实验数据的推理与论证,讲究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牛顿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