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复习讲学稿2 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预时25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背诵本单元古诗词和文言文,完成文言字词的识记! 学习内容随堂笔记各小组自由背诵诗词、读课文,完成问题。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表现莲花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 , 。爱莲说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3.黔之驴的作者 ,唐代著名文学家,与 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
2、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这篇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寓言告诉我们 ,从虎吃掉驴的角度,寓言又告诉我们 。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爱莲说的体裁是 ,类似于今天的杂文。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 家。文章从 、 、 等三方面说明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 的坚贞气节,表示了对 、 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 、 的生活态度。5.口技作者 , 朝人,节选自虞初新志,该书是清代 编写的笔记小说集。口技以时间为序,正面描写 ,又侧面描写 ,二者相辅相成,巧妙地突出了“文眼”一个“ ”字 。6.天净沙秋思被誉为“ ”,它的体裁是 ,其中“天净沙”是 ,“秋思”
3、是 。7.唐朝诗人李白世称“诗仙”, 世称“诗圣, 世称“诗魔”,刘禹锡世称“诗豪”, 世称“诗鬼”。8.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9.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 ”。对: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对完答案后,总结一下本单元有哪些自已没有掌握的知识,在讲学稿随堂笔记上做记录。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 预时35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分析典型例题,把握文言字词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巩固本单元课文内容。 研讨内容随堂笔记阅读陋室铭,口技完成18题。学法指导:1、
4、对子合作完成文章阅读。2、小组合作讨论,得出最佳答案。3本文重点的文言文知识点及写法和主题写在随堂笔记内。(一)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A何陋之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之意不在酒2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答: 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答: (二)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
5、句子。(2 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展示内容:文言知识的总结,本文的写法及主题。展示建议:在展示本文文言知识、写法、和主题,可以联系相似文体、同类文章、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总结,这样能形成知识体系!模块三:练习训练 (10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熟悉中考题型,把握中考考点,提高解题能力!训练内容随堂笔记(二)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淡笑有鸿儒 ( ) (2)花之隐逸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