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相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第一节图形的相似。我将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接触相对完整的图形变换,是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章是继“图形全等、轴对称、平移、旋转”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课时,力图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似图形,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呈现出有关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必然联系。教材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出发,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进而研究相似
2、多边形的特征并进行运用,另外,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同时也为下一步相似三角形以及高中段“图形与空间”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二)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记住相似图形概念。2、记住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3、记住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辨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三)学习重点和难点新课标强调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所以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是本节的学习重点。九年级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3、和运用还不熟练,所以类比全等图形性质的运用,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五个环节: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尝试学习,探索新知;巩固运用,拓展提高;回顾小结,整体感知 ;当堂测试,自我评价。(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九年级课程内容设置,为了让学生能从代数到几何进行快速的思维转换,首先我特意展示了全等图形,让学生回顾全等图形的相关内容,明确图形之间的的关系。为后面观察图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类比全等图形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作铺垫。(二)尝
4、试学习,探索新知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观察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并能理解概念的本质。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结合全等图形,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举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对相似图形的本质进行初步认识(播放视频,举例)。在学生举例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相似图形中既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而且图形的相似与图形的颜色、位置、大小无关,提醒学生注意形状相同是相似图形的感官判断的唯一要求,并指出图形的相似,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可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解释相似的概念。活动二:学生自读课本,归纳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活动三:
5、探索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于相似的正六边形,类比已得出的相似正三角形的结论,让学生自己猜想验证,再把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的正多边形。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个结论还能推广到一般的相似多边形吗?由正多边形相似问题,自然向一般的相似多边形过渡。此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着学案,按照已熟悉的猜想验证方法进行操作,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图形是放置在方格中,大多数学生想到了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通过比较,体现了在验证中数学计算的优越性和准确性。(播放视频,猜想验证)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感触,得到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不仅加深了对特
6、征的理解,也避免了机械的记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来: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学生齐读性质定理加深印象,并明确了相似多边形的判断方法和相似比的概念,将全等和相似用相似比统一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课本上的例题。 (播放视频,学生讲解例题)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换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高为了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动手计算,画图解决、互相交流、小组竞赛等形式顺利解决了问题,再一次的提高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四)回顾小结,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思想方法上的收获,建构起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当堂测试,自我评价检测紧扣学习目标,安排五大题,前四题为基础应用,第五题为知识拓展。最后,敬请各位教师指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