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 姓名 九年级语文下册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0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 胡不见我于王 ( )公输盘诎(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惠子相梁( ) 朝服衣冠,窥镜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惩山北之塞( )宛在水中坻(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2分)一鼓作气 出处: 愚公移山 出处: 3、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32分) ,未能远谋。 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曾益其所不
2、能。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屈原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惠子相梁中庄子也有类似的话语:夫鹩鸲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 。三、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解释下面句中加
3、点的词。(12分)环而攻之而不胜(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池非不深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委而去之 ( )亲戚畔之 ( )5、翻译下面句子。(6分)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 。6、本文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所谓“人和”就是文中所说的 和 ,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2分)(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4、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8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 )8、翻译下面句子。(6分)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 。河曲智叟亡以应。译: 。9、愚公和智叟两个人对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两个人物?(4分)答: 。10、结合人物性格,说说作者在人物命名上的艺术效果。(2分)答: 。11、操蛇之神的“惧”和天
5、帝的“感”对表现愚公有什么作用?(2分)答: 。班级 姓名 (三)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关关雎鸠(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14、诗中想象情景很美妙,找出这些句子并概括这一情节的意思。(2分)答: 。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