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段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并能翻译浅显的句子。2鉴赏并掌握本文运用正反论证和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3背诵课文。探究合作疏通文意。第二段内容概要: 1嗟乎!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3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翻译: 4爱其子,择师而( )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 )矣!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
2、道解其惑者也。翻译: 6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 )焉,小学( )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翻译: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9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翻译: 探究合作本段内容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总结本段用了哪些方面的对比,并指出通过对比的内容作者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问题。对比内容突出强调了什么课后作业翻译下列句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