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107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人教版新课标在口语交际的诸多特点中,交际性是其最本质的特点。离开了交际性,口语交际的实施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笔者认为,教师在努力挖掘口语交际交际性的特点时,应重视以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一、话题选定体现交际性选定具有交际性的话题是口语交际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以下两个教学案例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示了达成交际的基本策略。(一)猜谜语1师生互动师:我出谜语,你们猜。谁猜对了,我就把这个美丽的卡片送给谁。(生猜。)师:这次你们不但要说出谜底,还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生猜、说。)2生生互动师:刚才大家猜的是我收集的谜语,谁能让大家猜猜你收集的谜语?(生自由交流

2、。)【评析】“猜谜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教师利用其特点充分挖掘交际内涵,拓展话题的交际功能,使口语交际过程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途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以下启示。1交际目标分层目标的确定应当体现三维内涵,符合实际,兼顾差异,促进学生发展。2交际对象广泛由于口语交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以言语为媒介的互动行为,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当有“对象”意识。3交际形式多样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二)我们的画学生经历了评画、改画、说画的过程后,教师指导学生举办画展。师:现在,我就是一年级图画展的主办人,谁想参加画展,谁就把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生贴

3、。)师:我们将从这些画中选出“最受欢迎的画”,现在我们需要成立一个评画组,谁想当评委?(生自我推荐。)师:每个小组在评委的带领下选出最受欢迎的画,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并说出你们喜欢这些画的理由,最后由每组的评委总结大家的意见上台发言。(获奖学生上台谈感受,台下学生随机提问。)【评析】1无中生有创造交际契机本案例中第一阶段的教学以“评画、改画、说画”为话题展开。在第二阶段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创设生生互动的交际情境,教师以“举办画展”为话题对原有话题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创造了良好的交际契机。“举办画展”看似与话题主旨关联不大,属“无中生有”的教学设计,但它却是教师基于话题又不拘泥于话题的

4、大胆尝试。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报名参加画展”“自荐和推荐小评委”“选画并说说理由”“总结发言和随机提问”等教学环节,既有个别表达,也有小组交流,交际形式多样,这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打开了生生交际的途径。2匠心独具铺设交际“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往往有一些能够诱发学生兴趣的交际“点”,教师应当匠心独具地在教学中铺设这样的交际点。案例中,“自荐和推荐小评委”“选画并说说理由”“总结发言和随机提问”就是容易引发交际的“点”。“自荐和推荐小评委”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自然而然形成生生互动的交际过程;“选画并说说理由”学生既可以倾听伙伴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和伙伴商量达成一致意见,提

5、高了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和言语品评能力;“总结发言和随机提问”能形成一问一答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言语表现的灵活性都将得到较好发展。3穿针引线形成交际“场”口语交际中的“场”,指的是依附在口语交际活动之中并对其活动产生有力作用的交际要素。口语交际的“场”往往不定,或是外在的物质氛围,或是内在的心理感受,但这种“场”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并影响着它的进程。有利于教学的“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场”内的氛围是和谐的、平和的、愉悦的;“场”内的活动是积极的、活跃的、富有挑战的;“场”内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互助的、包容的。在缺乏交互性的话题中,教师的穿针引线能使得原本封闭的“

6、场”变得开放。教师亲切的语调,和蔼的态度,恰到好处的串连、提示、点拨、应和能形成一个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交际“场”,在这样的“场”中交际的可能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二、情境创设体现交际性(一)奇妙的动物世界1师生交际,交流互动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有哪些动物,然后创设情境,播放动物世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在观看录像的基础上请学生说说了解哪些动物的习性。2组内交际,生生互动首先,学生要选定一种自己比较了解的小动物,向组里的同学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接着,谈谈自己和小动物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最后,由其他同学补充。(二)快乐拼图1情境设计教学前,教师应为学生准备拼图。发放给学生时,教师可有意识

7、地少给学生一两片,为拼图设置一定困难,为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作好铺垫。2情境展开学生在拼图中发现缺少图片,产生疑问。生:老师,我想拼雪娃娃,可是缺少大圆。师:哎呀,少图片了,你说该怎么办呢?生:我可以拼别的图。生:还可以问同学借。师:问同学借图片还有些讲究呢,你能说说吗?生:问同学借图片要有礼貌。生:别人如果不愿意借,不能硬借。生:借的时候,要把自己为什么借图片的原因告诉别人。【评析】上述两个案例在表现口语交际的交际性特点时有以下共性:即教学中注重师生、生生间的言语交往,准确地将口语交际过程的展开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活动中。第一个案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向组里的同学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谈谈

8、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事,而且对听的学生提出了“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的要求,并且要求“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形式上保证了口语交际活动双向互动的可能。第二个案例中,学生发现缺少图片后,先与教师进行了一问一答的言语交流。接着在借图片过程中,小伙伴之间进行了你来我往的言语交流,这都体现了口语交际的交际特点。三、路径选择体现交际性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要素有四个:一是交际主体;二是交际对象;三是交际媒介(口头语言);四是交际环境。四个要素中,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成为交际的路径。(一)保护有益的动物1了解动物面临的危险。(播放课件:有

9、益动物被伤害的录像。)2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3如果你是被伤害的动物,你想说什么?4说说你所知道的伤害有益动物的现象。5讨论:如果我们继续伤害、捕杀有益动物,会造成什么后果?(二)有趣的小动物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生:小金鱼。师:和小金鱼打个招呼吧。生:小金鱼,你好!生:小金鱼,欢迎你到我们班来。师:你们可真热情,小金鱼说什么了?让我听听。(师将小金鱼放在耳边,侧耳倾听。)师:小金鱼说:“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来到你们班真是太高兴了。”师:小金鱼那么可爱,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呢?(生说。)师:小朋友夸小金鱼长得漂亮,小金鱼可开心了。你们瞧,它摆动着尾巴高兴地跳起了舞。(三)

10、一场比赛比赛前,教师请每组学生推荐三位参赛选手和一位评委,并说说推荐理由。其他学生当拉拉队队员,并从中选出一位拉拉队队长。参赛选手搭积木,拉拉队员呐喊助威,评委仔细观察。积木搭完后,教师请大家说说看到了什么。评委、拉拉队队员、参赛选手从各自的角度谈自己看到的情况。根据现场比赛情况,教师请评委说说谁能得第一。请参赛选手夸自己的积木,说服评委。请拉拉队队员对评委的现场评价提提建议。教师当记者,采访获胜组拉拉队队员,请他们和队友说说话。采访获胜的小组的参赛队员,请他们对其他小组提提建议。采访失败小组的拉拉队队员和选手,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评析】教学情境的选择可对促进口语交际起到一定的作用。案例一

11、中,教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了能触动情感的动人画面。然而,从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的互动过程看,显然案例一中路径比较单一,这种单向输出式的交际路径影响了口语交际的质量。案例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话题,内容有趣,能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但在交际路径的确定上值得商榷。首先,教师把“小金鱼”当做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但小金鱼不能运用口语,学生无法与它进行你来我往的交际活动。因此,这个教学设计缺少了口语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交际对象,使得交际明显缺少回路。其次,当交际对象无法回应主体时,教师越俎代庖,替代“小金鱼”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这样使得原本通向生生之间的交际路径被截

12、断,演变为单一的师生交际,学生的参与面缩小,交际对象的丰富性锐减,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减退。案例三中,教师设计了多个连贯的互动情境,在多回合、多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和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使得口语交际路径成为阡陌纵横的通途。四、学习方式体现交际性新课程强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这种学习方式能较好地达成互动效果。课题:压岁钱怎么用?1导入课题。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2小组交流。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同学听听。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谁说得最清楚、最明白,然后当小

13、评委评一评。5小组准备短剧。现在,我们把怎么用压岁钱编成一个短剧,上台展示一下吧。【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口语交际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的倡导有其必要性和一定的意义。首先,能否形成口语交际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有没有自觉参与的兴趣和愿望,因此口语交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口语交际活动的展开是建立在个体围绕话题、自主地进行语言酝酿、组织和表达基础之上的。由于个体的思维、表达和交往的习惯、方式不同,口语交际活动也就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其次,口语交际互动性特点决定了交际的产生必须依赖于交际主体和对象之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划分不同学习区域,组合不同学习群体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此充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要。口语交际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都离不开对话题或相关信息的探究,也只有从不同角度开展深入探究,才能使口语交际质量提升,具有实效。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倡导这一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不是为了培养口语交际明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使得人人都成为口语交际过程中备受瞩目的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